【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寄北:寄给北方的妻子。君:称呼妻子。巴山:泛指四川东南一带。何当:何时能够。剪烛:剪去烛芯使烛明亮。却话:再说。却:再。
【鉴赏导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他的诗想象丰富,色彩艳丽,因用典过多,有时隐晦难解。流传下来的约有六百多首。有《李义山诗集》。《夜雨寄北》是他孤身客居巴蜀时寄给北方妻子的一首爱情诗。诗作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出于诗中的“巴山夜雨”、“西窗剪烛”已成为人们表达缠绵情思的常用词语。
【鉴赏】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当时身处巴蜀,妻子居住长安,写给妻子,所以称“寄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即妻子。李商隐受牛党排挤,为了谋生路,他来到巴蜀地区,在孤独寂寞的巴山夜雨中,收到妻子询问归期的信,情不可抑,便写下了这首“一往情深”的寄北诗,用来表达他对亲人的怀念。
首句一问一答,明确点题。妻子盼夫心切,来信询问归期,诗人回答“未有期”。由于出路无着,所以无从说起,他风尘觅食,漂泊依人,欲归不得的羁旅之愁,跃然纸上,同时对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也恰切地抒发了出来。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看上去是写景:绵绵秋雨,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在此,诗人并没有诉说苦愁,但那无尽的秋雨中分明交织着诗人无尽的孤独和惆怅,且弥漫着整个巴山夜空,不言愁而愁自见,正所谓景中含情。第三句“何当共剪西窗烛”,诗人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妻子身边,写出了诗人的遐想和对未来欢乐的憧憬。“何当”(何时能够)照应首句的“未有期”,抒发了游子思归的急切心情,又隐含了多少难以料定的惆怅。结句“却话巴山夜雨时”以情写景。在绵绵秋雨中,诗人阅读着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难定,其心境之郁闷、孤寂,不难想见。但是,作者跨越这些,盼望在相聚的欢乐中叙说今夜的一切,倾诉相思的感情。在这里,诗人展示了将来的欢乐,使整个诗情增加了一点暖意。描写到此,读者也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在剧烈地起伏、跳跃。
短短的四句诗,明白易懂,但感情抒发却显十分曲折、深婉,其言尽而意无穷。
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是景中含情之笔,通过秋雨涨满秋池这一景色的描写,把诗人宦游他乡的怅惆喧染得形象、浓郁。“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情中有景,诗人带着强烈的色彩描绘夫妻欢聚的情景。情的抒发、景的描写,都显得自然得体,毫无生硬之感。章法结构的独特也是读此诗应当重视的。近体诗中,一般要避免字句重复,但此诗却打破常规。二十八个字中,“期”字两见、“巴山夜雨”重出,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和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措辞浅显却寄托深长,耐人寻味。
【鉴赏要点】
[1]名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景中含情、情中有景。[3]独特的章法与结构。[4]时空交错,虚实相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