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戚氏·晚秋天》宋词赏析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11)。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注释】

“当时”两句:指当年宋玉曾面对秋色而悲,并在《九辩》中写有“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的诗句。迢递:遥远。倦听句:指多次听厌了陇头流水的呜咽潺湲。此句是暗用汉乐府《陇头歌》中“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句意,抒发行役悲苦的情怀。蛩:蟋蟀。更阑:更深夜浓。绛河:即天河、银河。天称绛霄,银河称绛河,盖借南方之色以为喻。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帝里:即帝都,此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萦绊:束缚、羁绊。漏箭:古代皇宫以“漏壶”计时,标有刻度的木杆称漏箭。漏箭移,指时光流逝变化。(11)画角:古乐器。用竹、木、铜或皮制成,状如竹筒,外加彩绘,故称。古时军中常用来报昏晓,振士气,也可用来报警戒严。此处指用画角报晓。

【鉴赏】

本词是一首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杰作。

首叠以写景为主,着力描写黄昏的萧疏秋景,以衰景衬悲思。起首两句点明季节、地点和气候。近处:深秋一场冷雨过后,栏杆边的秋菊花疏叶败,井台旁的梧桐枝叶凋零;远处:斜阳残照在江关上、烟霭朦胧,秋色苍茫。面对黄昏的萧疏秋景,作者心境凄凉,很自然地引起悲秋的感慨,近而联想到“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以悲秋为发端,自伤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词人与之产生共鸣,意在言外。“远道”三句,具体描绘“行役”的艰辛。此情此景本已令人难耐,偏在此时又传来秋虫哀鸣之声,使游子更加心烦意乱,不堪忍受。从所见到所闻,极写悲秋情绪。

第二叠由情入景,写月夜幽思。已是夜静更深,游子却因孤愁难以入眠。此刻,长天万里,银河清浅,皓月当空,如此良辰美景,更引发词人“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之叹。“未名未禄”三句,总写入仕之前,生活狂放不羁,肆情恣意地及时行乐之态。以往昔沉浸歌酒风月的欢娱映衬今日之孤寂,更令人神伤。

第三叠暗合“思绵绵”三字,展开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具体描绘。“风光好”、“暮宴朝欢”、“狂朋怪侣”、“当歌对酒”凸现了年少时恣情狂荡的生活原貌,虽是虚笔,但仍逼真可见。“别来”二字陡然一转,用“如梭”、“似梦”写时光飞度、岁月无情,隐含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烟水程何限?”看似轻问,几许愤懑,几许怆然,尽在言中。“何限”极言经过的烟村水驿之多,道出了漂泊四方的孤独寂寞。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经过层层铺叙,蓄势已足,终于逼出“念利名、憔悴长萦绊”的点睛之笔。作者深切感到,一生东飘西荡皆是受“利名”所累,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和鄙弃。回忆已此,“空惨愁颜”。“空”字足见感慨至深、痛悔恳切。从视觉、触觉、听觉极写孤寂凄清的难耐。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心如止水、形单影只的艺术形象推至读者面前,言已尽而意无穷。

李攀龙云:“首叙悲秋情绪,次叙永夜幽思,末勘破名利关头更透”(《草堂诗余隽》)。全词层次分明,线索明晰,有力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此外,本调声韵和谐、平仄相叶,错落有致,声情并茂。赢得了“《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碧鸡漫志》)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