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黄庭坚·寄黄几复》高考古诗鉴赏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的好友。北海:指渤海,当时黄庭坚监德州德平镇(今属山东省),靠近渤海。南海:黄几复当时任广州四会(今属广东省)令,四会在南海之滨。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要说南海了。谢:谢绝。四立壁:仅有四周的墙壁,形容家里穷得一无所有。蕲(qi):祈求。肱(go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瘴溪:有瘴气的溪流。

[鉴赏导示]

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与诗人少年交游,此时知四会县。

[鉴赏]

此七律写于宋神宗元丰八年,是思友之作。

首句,先点明“我”和“君”两人任职的地点:“北海”和“南海”。一“北”一“南”,海天茫茫,相隔千里之远。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是说“我”托雁儿捎一封信给“君”,雁儿认为无法传到,谢绝了。天涯海角,音讯难通,惟有长相思而已。

第三句,诗人追忆昔年少壮时京城相聚,在那春风吹拂、桃李花开的日子里,你我一起宴游,其乐融融。“桃李”、“春风”写阳春之美;“一杯酒”内涵十分丰富,谈诗论文,述志抒怀,都蕴含其中,给人想象的余地。第四句,写阔别后未曾一日忘怀,表现出深厚的友情。“江湖”一词意味着彼此流转飘泊,远离朝廷。于此听瑟瑟“夜雨”,更增离索之感。“十年灯”,既暗示惦念、怅惋之情,又指出相隔时间之久。这一联对仗精巧工整,不用一个动词,全以名词构成诗的意境,令人寻味无穷,成为千古名句,诗评家张耒赞为“真奇语”,极为中肯。

第五句,化用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立”的典故,说明黄几复虽然当了县令,可是仍旧清贫廉洁。第六句,表面上说“治病”,实质是说“治国”,因为两者的道理是相通的,古人有“上医医国,其次救人”,“三折肱而为良医”等说法。诗人赞美黄几复做四会县令,善于“治病”,凭他丰富的医疗经验,也算得上一个好医生了,不需要像医生那样跌断胳膊,取得经验,才会给人治病,暗示他已具有治国救民的才干,做出了良好的政绩,但为什么朝廷还不予以重用,却让他继续留在边远地区受煎熬呢?

尾联与首句呼应。诗人想象老友在瘴多藤绕猿哭的溪流旁,纵然年届垂暮、头白如雪,但仍用功读书的苦况,暗寓对他的怜才之心和不平之鸣,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从立意、造句到用字都锐意创新,别具一格,如“但有四立壁”连用五个仄声字,而不在下句补救,“治病”句也顺中带拗,其奇峭的句法和音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黄几复廉洁奉公、守正不阿、干练有为的性格。

[鉴赏要点]

[1]名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2]善用典故。[3]用字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