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11),山肴(12)野蔌(13),杂然(14)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15)之乐,非丝非竹(16),射(17)者中,弈者胜,觥(18)(19)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20)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21),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22)欧阳修也。




【注释】选自《欧阳修全集》。醉翁亭,亭名,在滁(chú)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州)。

〔壑(hè)〕山谷,山沟。

〔琅琊(lángyá)〕即琅邪,山名,在今安徽滁州西南。

〔酿(niàng)泉〕泉水名,水清可以酿酒,因得名。

〔太守〕郡的长官叫太守。宋代废郡设州(或府),无太守职称,但人们常把知州(或知府)称太守。

〔辄(zhé)〕就。

〔林霏(fēi)〕树林中的雾气。

〔暝(míng)〕昏暗,阴暗。

〔繁阴〕浓密的树阴。

〔伛偻(yǔlǚ)提携〕指老人和小孩。伛偻,弯腰驼背,指老年人。提携,搀扶和带领着走,指小孩子。

(11)〔洌(liè)〕清澄。

(12)〔山肴(yáo)〕指野味。肴,鱼肉等荤菜。

(13)〔野蔌(sù)〕野菜。蔌,蔬菜。

(14)〔杂然〕混杂的样子。

(15)〔酣(hān)〕酒兴达到极点。

(16)〔非丝非竹〕不用乐器。丝、竹,泛指音乐。丝,弦乐器,琴、瑟之类。竹,管乐器,箫、笛之类。

(17)〔射〕这里指投壶,古代宴会时常玩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的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的罚酒。

(18)〔觥(gāng)〕原是春秋战国时用犀牛角做的酒杯,这里表示大的喝酒器皿。

(19)〔筹〕酒筹,行酒令时用来计数的签子。

(20)〔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态。

(21)〔阴翳(yì)〕遮蔽成阴。翳,覆盖,遮盖。

(22)〔庐陵〕郡名,即吉州(今江西吉安)。

【译文】环绕着滁州的都是山。它的西南那些山峰,树木山谷尤其壮美。看到那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山峰,就是琅琊山。在山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出来的,这就是酿泉了。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亭子四角向上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这就是醉翁亭了。修建这座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和尚智仙。给亭子命名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们到这里来饮酒,稍微喝了一点酒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又寄托在饮酒上。

当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开了,暮云聚拢,山岩洞穴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地变化着,这是山中早晚的景色。野花开了,散发着清幽的芬芳;林木秀美,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风起霜落,天高气爽;溪水低落,山石显露出来;这是山里一年四季的景色。早晨去山里,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色不同,因此乐趣也是无穷尽的。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的人一路上唱着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着,后面的人答应着,也有老人和小孩,来来往往地不断,这是滁州人在这里游览。在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酿泉的水造酒,泉水香,酒味清醇,在大家面前摆满了各样的野味野菜,这就是太守的宴席。宴饮达到高潮,也就用不着乐器助兴了。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忽起忽坐,闹闹嚷嚷,这是客人们欢乐的情景。那位容颜苍老,鬓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一会儿,夕阳落在山边,人影开始散乱,太守回去,他的客人跟着他走了。树林中阴暗下来,鸟儿上上下下地欢叫,游人走了,飞鸟欢乐起来。可是,鸟儿只知道山林里的乐趣,却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一块游览而感到欢乐,却不知道太守的自得其乐。醉了能同大家一起享受这种乐趣,醒来能够把它写成文章的,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的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