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西诗词·元代江西诗人·元代其他诗人·元代前期

宋元江西诗词·元代江西诗人·元代其他诗人·元代前期

元前期的江西诗人主要有刘壎、熊朋来、程钜夫、吴澄、刘将孙等。

刘壎(1240~1319),字起潜,号水村,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少孤好学,怀儒业之志,不愿混迹仕途。宋亡后,在本州兴办学校,注重道德修养,严格教学要求。55岁后方入仕,始署建昌路学正,70岁迁为延平路学(今福建南平)教授。著有《隐居通议》3l卷、《水云村稿》15卷、《补史十忠诗》l卷等。

刘壎作诗强调“诗以厚伦美化为主”(《补史十忠诗》),加之他亲历亡国之痛,所以他的诗歌多歌颂历史上的忠臣义士,特别是他专门创作的《补史十忠诗》,如:

士有守节死,岂以责武夫。武夫尚能奇,消得银管书。何许熊虎英,铁面美髯须。护寒久枕戈,赴难甘殒躯。金山定活著,志愿嗟违初。江山集群策,炎精回一嘘。间关瘴海岭,万死存赵孤。时也可奈何,北风散樯乌。漂漂竟何之,无乃膏鲸鱼。渭滨多贵将,反笑斯人迂。(《补史十忠诗·少傅枢密使张公世杰》)

三巳甘退休,十连起迟暮。伊谁急求子,流落乃不怒。黑云来如山,杀气震平楚。恭惟君父命,封疆以身护。阖门义不辱,呼卒汝善处。飞魂随剑光,自己投火去。天泣鬼神愁,地摇山岳仆。吾非莒柱厉,敢以死丑主。正自常事耳,命义逃安所。冲远谁与俦,睢阳有张许。(《补史十忠诗·知潭州湖南安抚使李公芾》)

《补史十忠诗》每首十韵,五言句式,主要表现宋末李芾、赵卯发、文天祥、陆秀夫、江万里及其弟江万顷、密佑、李庭芝、陈文龙、张世杰、张珏等忠臣良将“护寒久枕戈,赴难甘捐躯”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刘壎其他诗亦往往含蓄委婉地表达故国之思,具有义深理长、风骨苍劲的特点。如《燕》:

万里来从海外村,定巢时听语频频。帘风半卷重门晓,社雨初晴二月春。尾上系诗成往事,掌中学舞是前身。华堂茅屋依然坐,几处相逢旧主人。

诗作因袭古人借燕以咏兴亡之事,但却直接点明春燕归来时华屋依然,旧主难寻,寓意江山之易主,极显其亡国之悲怆。

刘壎还创作了不少词,其内容与诗类似,常曲折委婉地表达故国之思。如:

故园青草依然绿,故宫废址空乔木。狐兔穴岩城,悠悠万感生。胡笳吹汉月,北语南人说。红紫闹东风,湖山一梦中。(《菩萨蛮·和詹天游》)

青鸟西沉,彩鸾北去,月冷河桥。梦事荒凉,垂杨暗老,几度魂消。

云边音信已迢迢,把楚些、凭谁为招。万叠清愁,西风横笛,吹落寒潮。(《柳梢青》)

词作或思故园或借闺怨的形式,均寄托了对故国的眷恋之情,词作辞采清丽,格调凄冷而意境深邃。

程钜夫(1249~1318),初名文海,以字行,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路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少与吴澄同学。宋末从季父飞卿入元,遂留宿卫。元世祖至元初年,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世祖试以笔札,令应奉翰林文字,不久改授翰林修撰,迁集贤直学士,兼秘书监。至元二十四年(1287),授侍御史,行御史台事。至元三十年(1293),出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大德四年(1300),迁江南湖北道。至大元年(1308),修《成宗实录》。皇庆元年(1312),修《武宗实录》。后以病乞归田里,特授光禄大夫。居家三年卒,追封楚国公,谥文宪。有《雪楼集》30卷。

程钜夫为四朝元老,以文著称,诗作亦磊落俊伟,气格遒劲,尤擅七言,如:

阙下相看未忍分,过门谁料不逢君。竟参华省江南去,定有新声天上闻。夜静每劳瞻紫气,春深几欲和停云。豫章台下南归路,何日论心到夕曛。(《寄郑信卿参政》)

半生事业竟何成,冷笑犹然愧宋荣。日逐黄尘双袂暗,梦回绿幕一灯明。交情款款知君厚,佳句翩翩使我惊。皓首相期崇令德,殷勤远寄白丝行。(《次韵寄谢旴江学院诸先辈》)

前诗写自己选贤任能以报国君知遇之恩的心情,温厚典雅;后诗慨叹自己功业无成,愧对先辈,又表钦佩之意,款款情深。

程钜夫亦能词,今存词56首,题材较单一,多为寿词,但亦清丽,含蕴时间逝去、功业无成的淡淡的忧伤。如:

报梅开处,又报君初度。冰雪种,琼瑶树。重逢仍妩媚,方发非迟暮。春满面,广平消得平生赋。观里桃应妒,无耐冰霜冱。香不断,清如许。从教吹笛裂,自有和羹具。花会否,明年相见沙堤路。(《千秋岁·寿刘中庵》)

吴澄(1249~1333),字幼清,晚年改字伯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应乡贡中选;次年,就试礼部,落第。授徒于乡里,作草屋以居,程钜夫题名为“草庐”,因此被称为草庐先生。入元后,避兵乱隐居乐安布水谷,从事著述,至元二十年(1283),还居草庐。程钜夫奉诏求贤,征吴氏入京,历元七朝,历任翰林文字、江西儒学副提举、国子监丞、国子监司业,迁翰林学士,进阶太中大夫,泰定帝开经筵,澄为讲官。敕修《英宗实录》。元统元年(1333),因病卒,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有《吴文正集》百卷。

吴澄论诗,崇尚真情性,有寄托,这也是他作诗的理论指导。因此,他诗中咏史怀古题材较多,常常借咏史以抒怀。如:

波流万斛忠臣泪,遗迹千年采石矶。南北于今失天限,江山如昨怆人非。新潮寂寞阴风怒,旧冢荒凉落月辉。一去不来虞雍国,当时渡马更秋肥。(《采石渡》)

含啸沔阳春,孙曹不敢臣。若无三顾主,何地著斯人。(《题诸葛武侯画像》)

黄屋巍巍万乘尊,千秋游子故乡魂。韩彭自取夷三族,平勃那堪托后昆。《湛露》迄今王迹熄,大风终古霸心存。当时尽自规模远,谁起河汾与细论。(《歌风台》)

诗作或感慨历史兴亡难以预测,或慨叹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具有一种世事沧桑的沉痛之感。

吴澄亦作有一些题咏山水、书画的诗作,这类诗往往能跳出理学藩篱,施巧思,抒逸情,或清婉超逸,或俊雄挺拔。如:

远树疏林映晚霞,江心雁影度平沙。谁人写我村居乐,付与岩泉处士家。(《题山水图》)

泗堤四望尽平原,丛苇荒茅十室烟。淮北更无生草地,江南已是落花天。阴风汹汹浮孤艇,春雨蒙蒙冥一川。只有渔翁犹世业,长蓑短笠浅滩前。(《泗河》)

狂风吹人浑欲倒,瑟瑟寒声动秋草。扪萝径上矶头山,万顷江湖波浩渺。怒鳞云鬣奔腾来,眩目快心千样好。向曾观海难为观,回首匡庐青未了。玄云作帽深蒙头,五老藏昂元不老。何时月夜水镜净,漭荡澄虚纳苍昊。着我峰尖伴老人,坐看海东红日杲。(《湖口阻风登江矶山观涛》)

作为理学家,吴澄也会在诗中谈校经心得,如《贡院校文》《谈经次韵夏编修》等,虽淡乎寡味,却也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生活的一个方面。

刘将孙(1257~?),字尚友,号养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诗人刘辰翁之子,辰翁号须溪先生,故人称将孙为小须。卒年不详,约元成宗大德中前后在世。宋末以文名第进士,曾为延平(今福建南平)教官、临汀书院山长,学博而文畅,名重艺林。有《养吾斋集》32卷,其中诗词合7卷。

刘将孙诗以古体为主,有五古2卷,七古2卷,五律1卷,七律与长律合1卷。宋以来的江西诗学一直较为重视律诗创作,刘将孙因个性不受拘束,在诗的体式方面较喜欢自由度较大的古体诗。刘将孙五古多写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如:

残灯挑欲尽,小雨止复作。山寒无人声,瓶冻梅自落。呼茶不惬意,掩卷兴愈索。岂无杯中物,独举谁与酢。残年十日尽,千里一枝托。前冬东湖雪,亲友共磅礴。取欢各极意,且复叹飘泊。而况只影留,微吟付寥廓。(《寒坐》)

薄暮度长桥,晚色入溪路。山椒犹落日,水而已微雾。苍茫汀洲烟,渔火三两处。似可小盘桓,楼角催人去。(《暮过水驿》)

而其七古则要轻快得多,嬉笑怒骂均成诗,如:

倡优贵,战士屈。一笑倾城又倾国,但道佳人难再得。未应三寸脚,踏倒长安千丈壁。马嵬坡下淋铃雨,琵琶膝上何王府。颇得回思向来否?人间又看新歌舞。(《寓言》之四)

在这里,人们眼中严肃的历史竟是如此荒唐,帝王们的荒淫导致了国家败亡,而人们却把这一切归咎于女人!《寓言》组诗中其他十多首及《禽言六首》等,均是这样辛辣的讽刺之诗,颇有些元代散曲的意味。

他的五、七言律诗所表现的内容与五古有些类似,但不再那么沉闷,于幽独中能自适自遣,如:

洗砚得新雨,题诗聊纪年。山川存笔墨,岁月只云烟。花事红尘外,春风白发前。一溪清涨满,江海意悠然。(《洗砚》)

渺渺西风遍九州,江花江草索然收。青天万里雁飞尽,长日四时蛩语愁。白发宫人杜秋曲,中年客路仲宣楼。浮生何用思渠事,天地由来惯作秋。(《秋怀》)

不管是幽独还是愤慨,归结到一点,都是其所秉持的儒家济世理想与现实的落泊的矛盾的反映,美好的理想犹如天边绚烂的光影,总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伴随诗人的只有永远无法排遣的孤独与忧愤。

刘将孙的父亲刘辰翁评诗特别推重李贺,这对刘将孙诗也有一些影响,如诗歌中对冷色调的偏好,但刘将孙更倾向于清幽淡远,较盛唐诗风为近。

刘将孙的词,《彊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余》一卷,也写得富有情致,叙事婉曲。如《沁园春》(词序略):

流水断桥,坏壁春风,一曲韦娘。记宰相开元,弄权疮痏。全家骆谷,追骑苍皇。彩凤随鸦,琼奴失意,可似人间白面郎。知他是、燕南牧马,塞北驱羊?啼痕自诉衷肠,尚把笔低徊愧下堂。叹国手无棋,危途何策。书窗如梦,世路方长。青冢琵琶,穹庐笳拍,未比渠侬泪万行。二十载,竟何时委玉,何地埋香。

这是一首和着血泪的哀词。据作者自序称,在樟树镇的清江桥上,有无闻翁与杨氏女子回首题壁词,记述了元兵南犯时掳掠妇女的行为。作者隐括其事,为赋此词,借此表现自己家国沦亡的切肤之痛。

又如《踏莎行·闲游》: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徙倚忽成愁,依稀恰似西湖路。血染红笺,泪啼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亦于迷惘之中表达故国之思。二词均细腻而悲切,情感悲愤抑郁,有乃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