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出处:

《论语·颜渊第十二》

解析: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大动荡引起文化学术领域里的大变化。原来深藏在官府的《诗》、《书》典籍开始在民间流传。原来只能由供职官府的人传授、讲习的知识和技术,也可以在民间传习,甚至主要是在民间传习。私人讲学,成为历史性的风尚。孔子是私人讲学的重要倡导者,也是在私人讲学的风尚中最有成就、最有代表性、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最大的人。略后于孔子,有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于一个有贵族传统却已失掉贵族地位的家庭,生长在保存宗周典籍和文物制度最多、社会风俗古旧的鲁国,却又活动于社会大变动的时期。他做过大夫,而一生主要是从事私人讲学;他废寝忘食地钻研古代典籍,却能“温故而知新”。这就使他的思想有保守的一面,也有进步的一面。他向往西周的制度,基本上是属于贵族的立场。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不断谴责当时的“天下无道”,希望有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而这个“天下有道”的社会,是孔子理想中的社会,并不全是他所标榜的古圣先王之道。孔子的私人讲学,是这个历史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孔子论政,把“举贤才”作为一个主要内容,这是对职官世袭的异议。所有这些,都表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

据说,孔子教过三千个弟子,其中最值得人们称赞夸奖的有七十二位,人们尊称他们为“贤人”,尊称孔子为“圣人”。这些“贤人”们每个人都有专长,我们可以把他们分成四组(或者叫四科),即“德行”(道德品行)、“政事”(政治工作)、“言语”(口才)和“文学”(文章学问),每科中都可以选出几个代表来。“德行”:代表人物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代表人物有冉有和子路;“言语”:代表人物有宰我和子贡;“文学”:代表人物有子游、子夏。颜渊就是颜回,鲁国人,号子渊,比孔子小30岁。有一次,颜渊请孔子解释“仁”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就是克制或约束自己;“复礼”就是回到“礼”字,“礼”就是礼节、礼貌;“克己复礼”就是规规矩矩的,不能胡作非为。说到“礼”字,孔子还训教弟子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如果不合乎“礼”的话,那么就不许看,不许听,不许说,也不许碰。换言之,一切言语行为必须遵守“礼”这个字。假如人人都能“克己复礼”,那么整个世界都可回到“仁”了。“仁”就是这个意思。孔子非常喜欢颜回,认为他是个非常善良而贤德的人。颜回住在一个贫穷的地区,饮食都很简单,别的人一定受不了,可是他却能活得很快活。在所有弟子当中,孔子觉得颜回最像他,因为他们两人对于什么事情该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别的弟子都赶不上颜回。可惜的是,颜回命短,29岁的时候,他的头发就都白了,不久就死去了。孔子见到最得意的门生早死,难过极了,他一边哭着,一边说道:“自从我有颜回这个弟子以后,我对弟子们感到亲切多了。”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里头,谁最爱读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爱念书。不但如此,他从来不发脾气,同样的错误从不犯第二次。不幸,他短命早死了。唉!什么都完了!”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在孔子以前,虽然也有人谈过仁,但作为一个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从孔子开始的。《论语》讲“仁”的地方很多,有些讲到“仁”的话,是针对提出问题的人的具体情况说的,有时不免强调了某一方面。孔子把仁作为理想的道德标准,却又把仁说成是一种对亲疏远近和贵贱等级有差别的爱。例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但他又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他主张“泛爱众,而亲仁”,又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指贵族统治者;“小人”,是指被统治的人民。“仁”或“不仁”是两种人、两种道德的区别,正如《孟子·离娄上》引孔子的话所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仁的阶级性、等级性是很鲜明的。

孔子说过:“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孔子认为人民需要仁比水火还迫切。水火固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不小心,有时会受其害,而“仁”对人民只有好处,没有害处。他认为行仁政,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又说,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恕”道。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是要求贵族承认在“己”之外的人具有独立的意志、人格。但对待人是以主观的内心为标准,而不是以客观的对方为标准。这样,在对立的阶级社会就做不到。所以当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广施恩惠于民又能周济众人,不仅是“仁”者做不到,就是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也很难做到。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仁”人是很有局限的。

孔子讲“仁”,有利用血缘关系调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意思。他的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就不会犯上作乱了。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是孔子总结出来,作为一个仁者,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缓和敌对阶级矛盾的原则,这里讲的“宽、惠”都是说对劳动者的态度要和缓一些。孔子还说过“使民以时”、“使民如承大祭”。前一句说使用劳动者不要在农业生产的季节,后一句是说使用劳动者要慎重。

在孔子看来,礼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形式。他认为“仁”应是“礼”的基础,应当把“仁”的新精神注入已经僵化的“礼”的躯壳,礼才能发挥作用。他用“仁”的观点批评贵族们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