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至理名言 孝经

孝经《朱熹的《刊误本》及其影响》全文|译文

四、朱熹的《刊误本》及其影响

南宋的大理学家朱熹,广注典籍,集理学之大成,其学说在明、清二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影响很大。朱熹在《孝经》研究上有一个大胆的举动,即作《孝经刊误》一卷,并从古文《孝经》中别出《刊误本》。

朱熹最初相信古文《孝经》,但后来却认为其后面的大半部分字句鄙陋、文理不通、次序紊乱,于是提出《孝经》被纂伪之说,他说:

《孝经》独篇首、六、七章为本经,其后乃传文,然皆齐、鲁间陋儒纂取《左氏》诸书之语为之。( 《朱子语类》)

据此观点,朱熹作《孝经刊误》一卷,又以古文《孝经》为本,定《经》为一章,分《传》为十四章,同时在内容上也作了许多删改。这是从古文《孝经》中别出的《刊误本》。

到了元代,经学家吴澄又以今文《孝经》为本,参照了朱熹《刊误本》所定的章目,作《孝经定本》,也定《经》为一章,分《传》为十二章。因为吴澄所居处自名为“草庐”,世称其为“草庐先生”,所以,吴澄的《孝经定本》又称《草庐本》。

这样,从古至今,《孝经》的版本,最主要的就是这么四种:

1.今文《孝经》,颜贞所献本。

2.古文《孝经》,孔壁所出本。

3.朱熹从古文本中别出的《刊误本》。

4.吴澄从今文本中别出的《草庐本》。

至于其他的伪托之版本,则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流传和太大的影响。

南宋、元、明时期,不少学者信从朱熹、吴澄之说,尤其是朱熹之说,更是影响甚大。

《孝经》本来就是不足两千字的“小”经,在《刊误本》及《草庐本》中,《经》文仅一章,更显篇幅短小,朱熹别出《刊误本》的作法,实际上是取消了《孝经》作为一部经典的地位,这对相当一段时期中的《孝经》研究不无负面的消极影响。

但明末、清初,也有一些学者对朱熹之说提出反驳,如明末黄道周就指出:

《孝经》皆曾子所受夫子本语,不得自分《经》、《传》。( 《孝经集传》)

清初毛奇龄作《孝经问》一卷,也力排朱熹《刊误本》、吴澄《草庐本》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