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注释】
选自宋·苏轼《喜雨亭记》。
襦(rú):短袄。
【赏析】
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三月,苏轼任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签书判官,在城东北修造了一座亭子,时逢久旱大雨,故名之喜雨亭,苏轼并写了《喜雨亭记》。文章紧扣“喜雨亭”三字,恤民之情贯穿始终。本文先叙修亭,然后记雨,接着抒写官吏、商贾、农夫、病者喜雨的心情,阐述了雨水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性,表现出作者重民重农的思想和与民同乐的感情: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意思说:如果老天降下珠宝,寒冷的人们不能用它做短袄;如果老天降下美玉,饥饿的人们不能用它当粮食。
苏轼任凤翔府签判的第二年春天,整整一个多月没有下雨,老百姓开始担忧起来。直到四月份初,才接连下了几场雨,十四日又连下三天大雨,预示着丰收有望了,人们的脸上才因此有了欢笑。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老百姓的命。所以,无论老天下珍珠,还是下宝玉,都不能和这泽被万民的喜雨相比。为此,苏轼以诗人的激情对此进行了一番咏歌,他说:如果老天下珠宝,寒冷的人们不能用它做短袄穿;如果老天下美玉,饥饿的人们不能用它当粮食吃,道出了百姓心中的意愿。确实,在老百姓心里,喜雨远比珠玉珍贵得多。
文章以亭为线,以喜雨为表现对象,韵散结合,歌颂了民众渴求喜雨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与民休戚与共的思想,历代受到好评。元代虞集称此文“题小而语大,议论干涉国政民生大体”(《三苏文范》卷十四引)。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赞赏它“笔力有千钧重”(《三苏文范》卷十四引),把它同范仲淹著名的《岳阳楼记》相提并论。而本句想象丰富,比喻新颖,流淌着一股浓郁的诗情,更是令人特别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