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恒数载一归,亦时有久客不归者,新婚之别,习为故常然妇女类能崇尚廉贞,保持清白》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原文】

出恒数载一归,亦时有久客不归者,新婚之别,习为故常。然妇女类能崇尚廉贞,保持清白。

【译注】

(徽商)经常外出经商几年才回家一趟,有时有的徽商还久居外地不回家,新婚就离别,这些都习以为常。但是徽商妇都能崇尚廉洁、贞节,保持清白。

辑自民国《歙县志》卷1《舆地志·风土》

【感悟】

汉代桓宽说:“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盐铁论·地广》)意思是:“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徽商妇虽是女流之辈,也能在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保持清白。

【故事链接】

徽州地区是“程朱阙里”,故被笼罩上浓厚的程朱理学的氛围。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二程(程颢、程颐)认为“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们提倡“存天理,灭人欲”,要求“妇女从一而终,以顺为正”。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徽州妇女把守贞、殉节作为道德的最高境界,灭除一切正当的人性情欲,甚至以种种残酷的手段结束生命,以求得建立贞节牌坊的哀荣。所以徽州地区“女子正洁,不淫佚”(淳熙《新安志》卷1《风俗》),多节烈之妇,其中不少就是徽商的妻子。

【延伸阅读】

康熙《徽州府志》卷16《列女传》上记载:歙县岩寺徽商谢缙病故,其妻蒋氏年方十八。为守贞节,在丈夫去世的那一天,她“即自经,为姑救免,遂绝粒五日,且以斧自击伤额”,后又“坠楼死,石阶为断”,真是尸横当街,血溅断石,令人惨不忍睹!

道光《徽州府志》卷三十六上记载:休宁朱次琴“随父贾于外,明年卒”,其妻谢氏“闻讣投缳以救止,遂绝粒誓必死”,后吞服铅粉、白镪、指环、石子,都无法致死,最后自经而死。

据民国《歙县志》记载,为封建礼教殉节的“孝贞节烈”之女共有五十六人,其中有两位受到立坊旌表,一位是“节尽三冬”坊表彰的鲍文源继妻吴氏,另一位是“矢志全孝”坊表彰的鲍文龄妻汪氏。清朝歙县巴庭鹏出外贾且死,其妻矢志抚孤,终生未再嫁,太守江恂以“松性筠心”旌其门(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义行》)。徽州地区贞节牌坊比较多,其中不少牌坊就是徽商妇坚守贞操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