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寓言篇·解扁为东封
〔人间训〕解扁为东封①,上计而入三倍②,有司请赏之。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广也,人民非益众也,入何以三倍?”对曰:“以冬伐木而积之,于春浮之河而鬻之③。”文侯曰:“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④,秋以收敛,冬闲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⑤。民以敝矣⑥,虽有三倍之入,将焉用之?”此有功而可罪者也。
〔注释〕 ① 解扁: 人名,战国魏臣。东封: 东部边境的官员。 ② 上计: 年终呈报账目。入: 收入。 ③ 以: 在。浮: 从河道漂流运出。鬻: 卖。 ④ 力: 努力、用力、尽力。暑: 夏。强耘: 勉力耕耘。 ⑤ 负轭: 驾车。是用: 是以、因此,这样一来。 ⑥ 以: 通“已”。敝: 疲惫。
【鉴赏】“解扁为东封”的故事透露出《淮南子》的民本思想,即给民以休养生息,减少民众的劳役负担。解扁担任魏东部边境官员时,有一次年终上报账目,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三倍,主管考核的官员提请上级嘉奖解扁。而魏文侯则对此颇为质疑: 国土没有增扩,人口也没有增多,财政收入如何能够增长三倍?当得知解扁是利用冬季农闲的时间令百姓砍伐树木,然后来年春天再卖掉以积聚财政收入时,魏文侯不但没有为解扁的这个“妙计”感到高兴,而是说了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百姓春天努力耕种,夏天勉力耘耕锄草,秋天又忙着收割敛藏,只有冬天才有空闲,现在要他们冬天伐木积贮树木,又驾车运到河边,这样一来,百姓哪有时间休养生息?他们长年如此疲惫不堪,就是财政收入增加三倍,这又有什么用呢?”魏文侯在这里完全以对民众的生活是否有利作为评判官员政绩的标准,而非只看经济数字,体现了他对于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魏文侯作为上古时期的地方诸侯,在当时的生产水平还相当低下的情况下,还坚持以民生而非“数量”作为衡量官员政绩的标准,哪怕是农民在冬季休养生息的时间,也不允许官员任意骚扰,这不是很值得我们当下各级地方政府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