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正大,刚直无邪
原典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译释
自夸自大、态度傲慢都是虚假的气,其实都是利用虚伪矫饰的言行来虚张声势,把这种并非出自真诚的虚伪之气消除,至大至刚之气才能得以伸张;人的欲望和头脑中的各种想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心理,消除这种虚幻的想象,最本真不变的心才能显现。
解读
伸扬正气现真心
人的头脑产生客气和痴妄之心、正气和善心,实属正常,这里的客气指的是并非出自真诚的虚伪言行。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性,能不能抑制、消除客气和妄心,培养、弘扬正气和善心,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了。能够做事不出格、有度,这就是常人,如果不仅把握得住,而且能不断提升自己,这既是贤人了。相反,如果把握不住自己,虚伪造作,就会失去基本的道德准则。现在,人们常说的“做人的底线”,就是正常人的底线。
物欲、名利、地位,是许多人生活的主题、热心追逐的主要目标。这种主题和目标是我们生活所需,仿佛离我们很近,但离生活的本质很远。名如悦耳之音,听过便无;利如昨日之食,今日不见,而求取之时,却殚精竭虑,茫然虚功,不得喘息。所以,智者看透了这一点,宁愿求取心灵的自由祥和,也不愿意做生活的奴隶。
人如果真能不受客气驱使,同时不为妄心所左右,又能加以制服消灭,那正气和真心自然会出现。正气和客气以及所谓的妄心和真心之说,就是让人们把世俗的各种欲念,以及虚伪的种种造作去掉,而显出本性,显出本我。
人的本心是质朴纯正的,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人的心性便容易因物化而变得偏执,不能明辨真正的正气真心。一个人无法把握自我,就会在行动上盲目,继而疲劳人的形体,损耗人的精气神,心志由于缺少精气的补充,就无法集中注意,无法战胜虚妄欲。
战国时期,魏国、赵国联合韩国攻伐齐国,包围了城邑平陆。
齐国的括子对执政大夫牛子说:“三国越过其他诸侯来齐国包围并不富裕的平陆,我分析,他们不是为财而来,向来是欲领先于强者,借助齐国扬名。不如请大王亲自处理稳妥。”
牛子觉得有理。另一个齐国臣子无害子听了牛子转述的策略后,不以为然地说:“括子的做法颠覆了我对他的了解,这与他原来的行事作风不一样。”
“国家面对危机,臣子不能使它转危为安;祸患频频不能防治,不能缓解它的症结;临计献策,不能提出正确的策略,哪能算得上一个智慧的人呢?”无害子继续说道,“解决城下之围的办法有千万种,可以割地赔款、分化边疆的方法保全社稷;有的以杀身成仁或全家上阵来挽救国家的命运;有的巧用外交辞令,规劝解围。但从没听说过要让君主亲自解决的。”
最后牛子摒弃了无害子长篇大论的空谈,采取了括子的方案,齐王亲自上阵,给足了各国面子,此法果然奏效。三国罢兵而去,平陆仍属于齐国。但是自此以后,齐王日渐疏远了括子,却倍加亲近无害子。
齐王重用无害子,是因为他的策略让自己保全面子。括子的最佳方案是需要齐王屈尊做给三国看的,三国需要的名望才能得到满足。齐王看重表面的尊严而忽视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就是因为他不能消除对世界的妄心,不能改变自己骄傲的态度。
治理国家应当遵循事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才能国泰民安。不着边际、不合时宜的策略,虽然心理上可能会舒服,却可能会使国家受到严重的伤害。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不能为了自己心里的一时愉悦,就走向错误的方向。
我们追求的不是虚浮之气、虚妄幻想,而是精神上真正的愉悦。其实所谓精神上的快乐,无非也就这样,似乎是无意间触动了你的某一根神经。总之,是在比较极端的状态下的一种回归,回归到自己的良心。笑与哭各种表情都不能持续多久,心神纷杂多是思虑太多。紧张或者松懈,毕竟都不是生活的常态,而只有获得自身正气与真心,才是幸福的起始。
人生智慧
摒弃自高自大给自己的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心理,能让你收获真正的浩然之气。集中精神,排除头脑中万千纷繁的妄想,脚踏实地,用一颗真心去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