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典故故事|破釜沉舟释义

46 破釜沉舟

【溯源】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释义】

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下决心干到底。

【故事】

秦末,各地纷纷起义反秦,项羽与其叔父项梁也在这时起兵。因为项家世代为楚将,楚地的起义将领都来归附他们,于是项梁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项梁率大军在山东、河南一带连续击败秦军,打了好几个胜仗。但后来秦军得到增援,秦将章邯在定陶一带大败楚军,项梁战死,项羽、刘邦、吕臣等部队只得撤退。

章邯击破楚军后,以为楚地的战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便渡过黄河北攻赵地。那时赵歇为赵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退入巨鹿固守。楚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领楚军前去救赵。

楚军行至安阳(在今山东曹县东南),宋义下令停驻不进,直等了四十六天。项羽忍耐不住,催宋义快快渡河,同赵军里应外合,打垮秦军。宋义不同意,说要等秦军打得疲劳时,才能有机可乘,并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筹谋策划,你不如我!”这时已经是十一月的天气,北方天冷,又加雨雪,楚营里军粮接济不上,士兵们忍受饥寒,而宋义只顾自己吃喝,毫不在意士兵的冷暖。

项羽非常气愤,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只管自己饮酒作乐,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士们说:“宋义背叛大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

将士们大多是项梁的老部下,宋义在将士中本来没有什么威望,现在大伙儿见项羽把他杀了,都表示愿意听从项羽指挥。项羽派人把处死宋义的事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虽然不满,但迫于形势也只好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先派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做先锋,渡过漳水,切断秦军的运粮要道,把章邯和王离的军队分割开来。然后,项羽率领主力渡河。

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们每人只准带三天的干粮,而且把军队里做饭的锅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凿沉了,他对将士们说:“这次打仗,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击败秦军!”

项羽的决心与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士气振奋,他们很快把王离的军队冲乱,越战越勇,一个楚兵抵得上十个秦兵,十个就可以抵上一百。经过九次激烈战斗,楚军大获全胜,活捉了王离,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巨鹿之战胜利结束后,项羽召见各路义军的将领。他们低头弯腰地走进辕门,拜伏在项羽面前。从那时起,项羽实际上成了各路反秦义军的首领。

【智慧语林】

与项羽破釜沉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背水一战。《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用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看来,置之死地会后生。勇气和决心是拯救自己、挽回败局的法宝之一。砸破锅釜,凿沉渡船,为的是断绝退路,只能拼死向前。项羽之所以能够率领义军战胜秦军,靠的就是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人们如果认为即使失败,也还有路可退,就难免会心存侥幸,有所保留。如果将自己置于绝境,从而激发出超常的能力,不顾一切,拼尽全力,这样一来,再大的困难也会竭诚克服,直到取得胜利。

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