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翼而飞典故故事|不翼而飞释义

10 不翼而飞

【溯源】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谓王稽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不用人言。’庄曰:‘不然。父之于子也,令有必行者,有必不行者。……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释义】

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快。

【故事】

战国时期,秦昭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令河东太守王稽率三十万秦军攻打赵国。王稽指挥秦军英勇善战,一路上势如破竹,直逼赵国都城邯郸,但在赵军的殊死抵抗下,一连猛攻了17个月,邯郸仍岿然不动,对方守军反而还愈战愈勇。

王稽无计可施,只能一味地亲自督阵猛攻。但是每次秦军都伤亡惨重,士气也开始日益低落,甚至有的还在私底下口吐怨言。当时正值严冬,秦国的士兵却大部分还没有冬装,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王稽却不知体谅下属,自己在燃着炭火的帐内身披重裘,一边饮酒,一边苦思破敌良策。可是思来想去仍然一筹莫展,便也只能连声叹息了。

一天夜里,他的部将佚庄巡哨时听到士兵们在私下都议论道:“你说这个王稽也太糊涂了,你看看咱们打了胜仗的时候他不犒赏,城攻不下来却要我们受罚,再这样下去咱们还不如把他给杀了,这样做也许还有条活路呢。”听到士兵这样的议论后,佚庄大吃一惊,匆忙来到王稽的帐中,对他说:“你看我们这么长时间了攻打邯郸都没有成功,以将军分析是什么原因呢?”

王稽不假思索地马上就说:“邯郸这个城池相当坚固,守军顽强,所以我们不能很快地取胜啊。”佚庄说:“在我看来事情并不尽然,赵军顽强是一方面,但我军现在的士气如此不振又怎能战胜敌军呢?”王稽有些不高兴地问:“那么你觉得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啊?”佚庄说:“将军如果现在犒赏三军的话,就可以激励士气了。只要我们的军队英勇攻城,又何愁邯郸不破呀?”王稽说:“你这样说我觉得一点都不对,你看看我是统军大将,我都知道忠于秦王,那些当兵的也该努力打仗啊。”

佚庄劝道:“你这样说就太绝情了,这些士兵虽然很卑微,但他们毕竟也是人呀,凡是人就有感情的,他们对您的不满应该很长时间了,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您应该知道,一个人说老虎来了没有人会相信的,但是如果接连三个人都说老虎来了,那人们一定会信以为真;一个人没有办法压垮一个木锥,如果十个人合力压一个木锥,木锥一定会弯曲;如果众人都坚持一个说法的话,要求你改变作风,那么这个说法慢慢地也会飞的很远。这就说明部下一旦齐心,那个力量一定是很大的。在我看来,您还是犒赏一下您的士兵们,结果会好些,请将军三思。”

王稽对佚庄的建议不以为然,更没有认识到局面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秦军的士气继续低落,怨气激化成怒气,在不久后发生了叛乱。王稽却全然无力约束,秦兵一下溃不成军。昭王听说这件事便命人斩了王稽。

“毋翼而飞”原比喻声音、名声、言论、消息等不经人力干预而迅速传播。后来演变为“不翼而飞”,形容东西忽然不见了。

【智慧语林】

语言,无羽翼却能飞翔;感情,无根底却能巩固;心性,无地位却能尊贵。每个人都应该谨慎言语,巩固感情,尊贵心性。人言可畏,在于其是非难辨,曲直难分。诤言逆耳、危言耸听之说,道出了人往往拒绝直言,喜欢听恭维话的心态。现实生活中,世人都知道人言可畏,有些人却总喜欢有意无意地制造谣言,搬弄是非,因此,人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