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僰人养猴》注释,意译与解说

《刘基·僰人养猴》注释,意译与解说

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眝,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公孙无人》

【注释】

①僰(bo):古代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及滇东一带。②巴:古代国名,在四川东部。③佁(yi)然:痴呆貌。④褫(chi)剥夺。⑤蠢然:骚动状。

【意译】

有位僰族人驯养了一群猴子。他给猴子穿上衣服并教它们跳舞,猴子能够有规律地旋转弯曲,应着音律和节拍。巴童看了生起妒心,羞愧自己不如猴子。于是想出让猴子现丑的办法,在袖中藏着茅栗去观看猴子表演。一次酒宴上,猴子出场,众宾客凝神观看,左右两排猴子都踏着节拍舞蹈。巴童若无其事地由袖中抛出茅栗,满地皆是,众猴见之纷纷剥去衣服上前争抢,酒壶被打翻桌子被推倒,僰人大声呵斥但制止不住,十分丧气。郁离子说:“现在那些不受制约的军队,像群蚂蚁似的蠢蠢欲动,看见财物就竞相争夺,这与猴子有什么不同呢?”

【解说】

刘伯温是以猴喻“师”。看起来僰人所养的猴子训练有素,服从指挥,但见它们“规旋矩折,应律合节”,这叫玩“猴把戏”, 且不要说那位四川少年观而妒之,即令成人恐怕也要为之叹服。僰人养猴能驯到这种功夫确是有些真本领。可惜猴子不能保持自己完美的形象,它们还不能称之为“铁军”,最终败在四川少年手中。在“巴童”的茅栗——“利益”面前, 群猴经不住诱惑,溃不成军,可谓被糖衣炮弹打中。人性与猴性相通,群猴的争食犹如军队的掠夺,而掠夺成性的军队则像寓言中的猴子那样不战而败。其实,人们如果经不住“利益”的诱惑,即使力量再强大, 不管是军队,还是其它什么团体或个人,最终还是要败在“巴童”这样的狡猾者的手里的。君不见,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女色、权势而身陷囹圄。

【相关名言】

士不以利移, 不为患改。

——刘向

自古乱亡之国, 必先坏其法制, 而后乱从之。

——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