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御寇·杞人忧天》注释,意译与解说

《列御寇·杞人忧天》注释,意译与解说

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

【注释】

①杞(qi):周代诸侯国名。②躇:踏。跐:踩。③舍然:释然,放心。

【意译】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崩地塌,无处容身,因此而吃不下,睡不着。又有个人,看他愁成这个样子,不禁为他担心,于是去开导他说:“天,只是积聚的气体。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气的,你呼吸行动,整天都在天中活动和休息,怎么还担心它崩塌下来呢?”那人说:“天要果真是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是该掉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是积聚的气体中有光亮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打中和伤害人。”那人又说:“地要是塌下去咋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地, 只是积聚的土块,充塞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踩踏、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和休息,怎么还担心它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听后放宽了心,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宽了心, 同样非常高兴。

【解说】

且不说《列子》成书经历了多少曲折、流变,单是“杞人忧天”这则故事就在一代代人的口中流传了至少二千多年,已深入到广大民众的心中,成为极富生命力的成语。这种生命力来自何处?就在于它颇为科学地说明了一个人人都愿意认可的简单道理——天地是不会崩塌的。这个杞国人担心天地崩塌,实在是毫无必要。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现实世界中,每天都会获得许多新的体验。如果整天被一些莫明其妙的忧虑搅得寝食不安,那还能有所创造,有所作为吗?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常有人用“杞人忧天”来讥讽那些近乎神经质的“忧虑症患者”,其中透露了一种乐观的精神。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极,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杞人忧天”的忧患意识,又真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 中华民族来源久远的对“杞人忧天”的嘲讽中,早已在传统文化的构架中,与其它因素一起滋长了一种盲目乐观、自我满足、自我封闭的心态,而“杞人忧天”所包含的在这个世界中奋斗、强大的不可或缺的“忧患意识”几乎湮没于其中。忧患意识的缺乏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史悲剧的一大成因。中国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不是没有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民族精英。但是这些精英的忧患意识往往被“杞人忧天式”的历史思维惯性所抛却。痛定思痛,在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是更应该对“杞人忧天”的忧患意识作出全新的阐释吗?

【相关名言】

明理可以治惧。

——程颢、程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