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寓言·踢破罐子》寓言赏析

《亚非寓言·踢破罐子》寓言赏析

在某一个地方,有一个婆罗门, 名叫娑跋波俱利钵那。他用行乞得来的吃剩下的大麦片填满了一罐子,在夜里幻想起来:“这个罐子现在是填满了大麦片。倘若遇俭年, 就可以卖到一百块钱, 可以买两头山羊。 山羊每六个月生产一次,就可以变成一群山羊。 山羊又换成牛。我把牛犊子卖掉,牛就换成水牛。水牛再换成牝马,牝马又生产, 我就可以有更多的马。把这些马卖掉,就可以得到很多金子。这要用这些金子买一所有四个大厅的房子。有一个人走进我的房子里来,就把他那最美最好的女儿嫁给了我。她生了一个小孩子,我给他起了一个名字, 叫做苏摩舍摩。因为他总喜欢要我抱在膝上左右摆动着玩,我就拿了书躲到马棚后面的一个地方去念起来。但是苏摩舍摩立刻看见了我。 因为他最喜欢坐在人的膝上让人左右摆动着玩,就从母亲怀里挣扎出来,到马群旁边来找我。我在大怒之余,喊我的老婆:‘来照顾孩子吧! 来照顾孩子吧!’但是, 她因为忙于家务,没有听到;我于是立刻站起来,用脚踢她。”这样,他就从幻想中走出来,真地用脚踢起来。

罐子一下子破了,盛在里面的大麦片也成了一场空。

——《五卷书》(同上)

寓言中的婆罗门是一个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空想家。他幻想依靠行乞讨来的一罐子大麦片做本钱发大财。结果罐子被他自己踢破,“盛在里面的大麦片也成了一场空。”

这个婆罗门幻想发财的步骤,表面看去,似乎是很合逻辑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但是,他的每一次推理都是以前一个假设的结果为前提,而前一个假设只是一种主观愿望,未必靠得住。如:他想一罐子麦片倘若遇上荒年就可以卖到一百块钱,可以买两头山羊。但是,倘若没有遇上荒年呢?遇上荒年他自己没有吃的呢?他整个推理过程都是由这种靠不住的假设所构成的,因此最后落得“一场空”,也是必然的了。作品对其推理不厌其烦地叙述,正是为了淋漓尽致地批判不切实际的狂妄幻想。

这篇寓言的写作特点是对耽于空想者的心理刻画。幻想发财者典型的心理特征是只往自己所希望的好的方面想,把现实中的不利因素统统排除掉,于是在幻想中一帆风顺地发财。作者正是抓住婆罗门的这一心理特征来刻划这个空想家的。作品除开头与结尾叙述了事情的起因和结局外,其主要部分都是心理描写,这在古代印度寓言中也是别具一格的。

宋代苏轼的《瓮算》和明代江盈科《雪涛小说》中的“算计鸡卵”,都受到这篇作品的影响。60年代初,邓拓引用“算计鸡卵”写了一篇题为《一个鸡蛋的家当》的杂文(见《燕山夜话》),讽刺“大跃进”年代的所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非非之想。邓拓的用意在于要人们吸取教训。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对邓拓的杂文横加罪名,邓拓也被迫害致死。由此可见林彪、江青之徒对真理的害怕,也由此可见寓言的讽刺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