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虚邑酒》寓言赏析

《中国寓言·虚邑酒》寓言赏析

虚邑之酒舍,有富人过而索饮。舍人视其颜酡,知其已醉而来也,乃取水数升而投酒, 以弱半进焉。富人饮而美之, 多与之值。其里之业酒者, 闻之曰:“今而知酒固以薄胜酽也。”爰师其法, 以期有遇。然尝其酒者,辄吐而去。卒无市者焉。

寤崖子曰: 甚矣! 幸心之不可有也。里人以一生之业,伺一时爽味之口,彼盖但见人之获幸,孰知至己则无幸哉?是以君子贵远谋而无诱于近利也。

——刘熙载《寤崖子》

《寤崖子》共有寓言四十二篇,是刘熙载面对当时社会现实,根据他对于人生的认识和态度,运用儒家的思想和方法精心创作的,是他留心考察社会,深入自我反思的产物。每篇提出一个问题,通过故事情节, 以作者的身份,点明故事的中心思想,具有浓厚的说教意味。他在自序中说:“余作《寤崖子》,或问所以名书之义。余曰:‘偶然耳,过则忘之矣。抑或寤者见之谓之寤,崖者见之谓之崖矣乎。’”说明这些寓言故事只是他个人的体会和认识,读者是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从不同的方面可能得出不同的中心思想。因此,我们不妨面对时代的社会现实,根据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对它们再作一番考察,发掘其潜在的意义。

“虚”字是“墟”字的古体。虚邑,就是乡镇。《虚邑酒》这篇故事的主体部分, 自成一段,具有两个层次。前一层记述一家酒店接待一位来喝酒的过客。这位酒客是个有钱人, 已经醉了, 面带红晕(酡tuo,饮洒面红叫酡)。酒家看到这种情况,临机应变,把酒冲淡了一大半(弱半),送给他喝。这位酒客喝了淡酒正对味,称赞是好洒,多给了酒钱。后一层记述另一家酒店看到这种情况, 错误地认为淡酒胜过浓酒(酽 yan, 高度酒), 就仿照前一家酒店的方法(师其法), 也在酒里倒上许多水。酒客尝了,都吐出来,跑了。结果没有人再到他家买酒。前一层是宾,作陪衬铺垫; 后一层是主,故事的中心着眼点。“寤崖子曰”一段是余论,点明主题思想,指出人们的行为必须从长远利害着想(远谋),不能受到眼前利益(近利)的引诱,就存侥幸心理,行险徼幸,那样必然要失败的。这一段在文章结构上虽是余论,却是寓言的重心所在,反映作者的创作目的。前一段是画龙,后一段是点睛。可以说,前面一段的故事主体,就是适应后一段余论所述作者这种目的要求而创作出来的。

这篇寓言虽是一百多年以前遵循儒家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创作的,但它的中心思想“贵远谋而无诱于近利”,反对行险徼幸,在我们的时代,还是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当然,从我们现在来看,这篇寓言故事的意义还在于它反映出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矛盾统一关系。乡镇上的酒家针对酒醉脸红的顾客的具体情况,用薄酒获得厚利,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的偶然事例。另一家酒店对事实的情况不作具体分析,照搬前一家酒店的经验,误把偶然当作必然, 以特殊代替一般,一反酒客的习惯, 以薄酒代替浓酒,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受到酒卖不出去的惩罚。对这篇寓言的余论部分,我们还可以作这样深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