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澳寓言·河中肉影》寓言赏析

《欧美澳寓言·河中肉影》寓言赏析

一犬噬肉而跑。缘木梁渡河,下顾水中肉影,又复云肉也。急贪属啖, 口不能噤,而噬者倏坠。

河上群儿为之拍掌大笑。

义曰:其欲逐逐,丧所怀来,尨也可使忘影哉!

——《况义》(金尼阁口授,张赓笔传, 1625年刊于西安)

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是中西文学交流史上值得庆贺的一年。当年,由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口授、中国泉州人张赓笔传的《况义》一书在西安刻印。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个伊索寓言选本,也是中国近代翻译西洋文学的开端。该书共译介伊索寓言20多则。为什么取名《况义》呢?“况”是比喻之意,指故事部分;“义”指寓言的意义。译文是浅近的文言。

“河中肉影”即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衔肉的狗》。 《况义》采用的是意译。它说:一只狗咬了一块肉逃跑(噬音shi,咬的意思),从一座木桥上过河,向水中一看,发现了肉的倒影,认为又有一块肉。狗又急又贪,想得到那块肉饱吃一顿(“属啖”音zhu dan,饱吃的意思),把口张开,来不及闭上,原先口中咬的那块肉很快地便掉到河里去了(倏音shu,极快)。河岸上的一群小孩子因此拍掌大笑。伊索寓言原文并没有“河上群儿为之拍掌大笑”的情节,其他语句也有出入。这是讲述者或笔传者的加工。

译文对寓言原意也作了细微改动。原文结尾是:“这故事适用于贪心的人。”(罗念生等译《伊索寓言》)译文改为:“其欲逐逐, 丧所怀来,尨也可使忘影哉!”“逐逐”是形容急于得到不能忍耐的样子,来源于《易经》颐卦的爻辞:“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尨(mang)是长毛狗,也可泛指一般的狗。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这只狗的贪欲之心太迫切了,反而丧失了它所咬来的肉块;它有这种贪欲之心,能够叫它不追逐水中的肉影吗?译文似乎比原文更深了一层:原文只是从行动上讥讽了贪得无厌的人;译文则进一步解剖了产生这种行动的心理必然性,利令智昏,它就不可能不把虚幻的影子当作追逐的新目标。译文的这种开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寓言故事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开掘其寓意。当然,从忠实于原作的角度来看,又不能不说是一个弱点。这种弱点与笔传者不懂外语有关。清末民初大翻译家林纾在译介西方文学作品时仍不免此病。

这则寓言的表现特点是注重写出行动的心理基础。狗偷咬了一块肉逃跑,其心情是又贪又慌, 贪则利令智昏,慌则不辨真假,因而才产生了把肉影当成肉的错觉。又因为贪欲极大,对肉影垂涎三尺,所以口便下意识地张开了,合不拢口,从而把口中的肉掉到河里去了。这种描写非常自然传神。

有学者考证,这则故事的老家是印度, 原意是告诫人不要受现世生活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