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子》的故事,《对对子》的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对对子

大约在30年代初,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有对对子一项。原题只有三个字:

孙行者。

要求考生对句,考生看了试题,无不大吃一惊,因为他们都是新式中学毕业,没想到会碰到这样的难题,只好乱对一通。于是《西游记》中的人名都写出来了,什么“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甚至有的一怒之下写了“王八蛋”三个字。这当然都吃了鸭蛋。只有一个考生以“胡适之”作对而得了满分。而标准的答案则是:祖冲之。

以姓氏“祖”对“孙”,以动词“冲”对“行”,以虚词“之”对“者”,十分工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