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点拔·写景中的象征手法名言大全
技法解说
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借助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与其有某种联系的品格、精神、思想或情感。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高尔基的《海燕》就是典型的象征性散文。
运用象征手法有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要塑造具体的形象,因为具体的形象才能使人产生联想;其二,这一具体形象与要揭示的某种品格、精神、思想或情感之间应存在某种相似或相近的特点。这样,联想才能按定向进行,不至于引起读者的误解。
象征中的具体形象称为象征体,如《海燕》一文中的海燕,《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通过具体形象而揭示的品格、精神、情感则为本体,如《海燕》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白杨礼赞》中的中国北方的农民和抗日战士。要强调的是,本体和象征体之间在不同的场合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象征关系。例如雷电,《海燕》中用以象征恶势力,而茅盾在《雷雨前》一文中却用以象征正义。再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黑色象征悲伤,参加追悼活动要佩黑纱;而在政治方面,黑色常象征反动。因此,运用象征手法必须注意象征体的选用,并把象征意义充分展示出来。某个象征体的象征意义,不是它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赋予它的,作者如不加以揭示,读者往往会不得要领。例如巴金的《日》,以“飞蛾”寄托作者的理想,象征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生命的美好人格,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通过发表感想和议论,来展示出“飞蛾”的象征意义。
在一篇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范围可大可小,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通篇以象征构成,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象征形象,如《白杨礼赞》、《海燕》等。
二是用象征手法刻画主要形象,如巴金的《灯》,以灯和灯光象征光明和希望。
三是用象征手法进行暗示,营造气氛和抒发感情,如鲁迅小说《药》中夏榆坟头上的花环,菇志鹃小说《百合花》中绣在被面上的百合花。
世上的万事万物,似乎都蕴含着某种生活的哲理。在景物描写中,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来揭示某种品格、精神或思想情感,能够给人以更深刻的教育和启迪。运用象征手法描绘景物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首先,要准确选择象征体,要找出象征体与被象征的“意义”之间某种相似、相近的地方。
其次,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要将感情熔铸其中。要发挥一定的想象力,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使读者不至于一眼就看出了你想说什么,而是需要经过一番咀嚼玩味才能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第三,要恰当地揭示景物的象征意义。发表感想或抒情、议论要点到即止,切不可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而应当留下思索的空间,让读者去深思。绘景的语言要力求精辟、形象,文字准确传神而意蕴深厚。
例文评析
火光
〔俄〕◇柯罗连科
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弯处,只见前面黑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好啦,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
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花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划起桨来。
“远着呢!”
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花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乍一看,再划几下就到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一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闪发亮,令人神往,——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只使我一人心驰神往。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花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评析:本文先写很久以前黑夜泛舟河上向着前面的火光前行的情况,然后抒发自己的感受。火光是象征体,象征光明,象征自由幸福的社会;“黑夜”也是象征体,象征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作者对火光的描写,抓住了特点:“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特别是“近在眼前”这个特点,反反复复进行描写,十分生动、逼真、传神。正因为有这样的描写,火光的象征意义才易于为人们领会。作者在最后抒发自己的感受,实际上是在揭示象征意义,以便让读者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全文基调乐观明快,告诉人们火光虽然遥远,但只要努力,总能见到它,得到它,因为它就在前头。这样的主题,对奋斗着的人们极有鼓舞作用。
文题演练
文题(一):古往今来,竹子一直都是被无数文人骚客所赞颂的。正如郑板桥笔下所描绘的那样,竹子清新高雅,自有一股傲然挺立、不屈不挠、清丽脱俗的韵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竹子也就是这样的,从外形上来说,它挺拔、笔直,枝干有节,枝条柔韧有力,不易折断,苍翠欲滴,生命力旺盛。正因为竹子这些外在的特点,人们很容易把它当作一种精神上的象征,当我们形容一个人有骨气,有信念,有耐力,遇到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时候,通常就说他有竹子般的精神。请以“竹子”为描写的对象,写一篇写景的作文。
要求:1.注意抓住竹子的特点。
2.展开联想,赋予竹子某种象征意义。
3.不少于600字。
文题(二):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景物,如雷雨、落叶、溪流等,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要求:要生动形象地描绘所写之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挖掘其蕴含的某种思想品格或精神,并展开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感。
佳作展示
竹乡情韵
湖南◇李可
竹海茫茫,碧波荡漾,金秋的清风,夹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着野花的香味,伴着翠竹的芬芳,像涓涓细流一样徐徐淌来,沁人心脾……
点缀家乡的青山绿水,是那四季常有的翠竹,青青翠竹掠起了田园山野里那欢乐的笑声,唱着一曲亘古不变的黄土恋歌……
古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家乡的人们种竹,也常常地爱上了竹。每家的房前屋后都种着一片片翠翠的竹林,这竹林给乡村增加了绿意,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温馨。立足于青山怀抱之中,仰视竹林,那竹林恰似一块块镶着翡翠的屏障,竹叶儿重重叠叠,竹竿儿光光亮亮。偶尔,阳光钻进竹叶之中,洒下一片金黄,像无数星星,穿梭于竹林之中,它们在聆听竹子的窃窃私语吗?
春天来临,春笋带着一股巨大的生命力破土而出。那力是积极向上的力,是团结奋进的力,是不可阻挡的力!靠着不懈的动力,它剥下一层层灰褐色的笋皮,露出嫩绿的笋茎,像被牛奶沐浴过一般细嫩,转眼间,便已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了,笔直的竹竿直指蓝天,山成了竹的海洋,成了绿的世界……
朋友,你可知道?竹无时无刻不在奉献着自己,这青山竹海已成为了我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你听!“竹影染绿洞庭水,竹排飞泻桃花江”,高亢的歌声中,洋溢着家乡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竹子的赞美。你看!精美、实用的竹制品,小到牙签,大到建材,正畅销海内外,热情好客的竹乡人正用浓香扑鼻的擂茶,款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一切的一切,仿佛使我看到了竹乡更加美好的明天。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的山水,养育了竹乡儿女,使他们拥有竹的精神、竹的气质、竹的品格……翠竹典雅、娇而不妖的气质,不正是家乡人勤劳、朴实、默默耕耘的写照吗?它扎根大地,不曲不弯的身姿,不正是竹乡人高风亮节、团结向上的品格吗?它挺拔向上、用绿叶撑起一片蓝天,又怎能不让人想起在改革浪潮中那些开拓进取的弄潮儿?
我要赞美你,家乡的翠竹!
我要赞美你,家乡翠竹般的人!
点评:这篇散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竹乡无比热爱的感情。在作者的笔下,竹子嗅之是芬芳的,闻之如欢歌,视之如翡翠,思之催人奋进。另外,它还有奉献的精神,它造福一方百姓,它的品格陶冶着家乡人的情操。竹子以世间美物出现于文中,象征了家乡人的品格和精神。作者以情赞竹,以理喻竹,使竹乡之美更加动人。
览竹
湖北◇付金蓉
富饶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明珠般地嵌着许多绿色的翡翠。我的家乡——松木枰就是其中璀璨的一颗。
在那一望无垠的竹海里,我漫步于曲径通幽的小道上,在绿荫婆娑之下,凝听那轻细而又悦耳的竹涛声,饱览那一丛丛充满勃勃生机的各种竹子;目睹这临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繁茂,挺立于高山之巅,摇曳于瑟瑟寒风之中显得那么精神的竹,我心中像吃了巧克力一样来劲。
恬静、飘逸的竹林,不仅竿盛叶茂,而且品种齐全。爷爷告诉我,那清秀挺拔的是楠竹,丛丛兀立的是桂竹,伸枝展叶的是水竹,左曲右扭的是扁担竹。它们有的高达几层楼,有的矮仅两三尺,有的叶片俏如青玉,有的叶片翠色欲滴,真可谓“圆扁空实样样齐,粗细弯曲般般异”,实在是令我倾慕不已。
漫步于竹径,听涛声委婉,闻鸟语悠扬。我不禁回想起曾读过的郑板桥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脍炙人口的绝句。山竹虽然没有鲜花那样娇柔多姿,但它却能够在花儿不能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看着那笔直的竹竿,我不禁又想起一句谚语“弓是弯的,理是直的”。这不正提示我们做人也应有这样“笔直”的品行吗?
竹,它之所以被誉为“四君子”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刚毅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它有那种奉献的精神。它的叶能抚育千万生灵,它的枝竿又是建筑、工艺材料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好的燃料,而且竹子的汁还可为人们治病,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献身精神!
啊,家乡的竹,秀丽的竹,挺拔的竹!
点评:文章描绘了家乡一望无垠的竹海,表达了对竹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作者抓住竹的特点,在景物描写中,运用象征手法,揭示了竹刚毅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
奔流的小溪
江苏◇黄锦
长江、黄河气势磅礴,自古以来,就有多少文人志士歌颂、赞美过它们。的确,站在波涛汹涌的长江、黄河的堤岸上,不能不引起你无数美好的遐想,从内心发出声声赞叹。但我更爱那隐姓埋名、活泼奔流的小溪。它虽没有长江、黄河的壮阔,也没有大海的神奇,更比不上西子湖的秀丽,但它有独特的风格,内在的美。
在那崇山峻岭中,在那幽谷荒滩里,你都可以见到小溪欢腾的身影。它沿着曲折的崖壁,潺潺地流淌,撞击着岩石,发出“丁丁冬冬”悦耳的声响,就像银铃般的嗓子在歌唱。它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地向前奔流,即使遇上大石块,也阻挡不了它的前进。小溪是多么顽强啊!
小溪的水是清澈的,它把一切秽物“抛之千里”。俯下身来看溪水,溪底的碎石、小鱼清晰可见。站在小溪旁,看着倒映在小溪里的蓝天白云、树木花草,听着宛如钢琴演奏的溪水声,你一定会觉得心旷神怡,一天的疲劳和烦恼顷刻烟消云散了。
小溪是欢快的。它每天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从不知道什么是烦恼,什么是痛苦。每一条小溪就像一曲明快、悠扬的乐章;每一条小溪,都仿佛是一首美妙、和谐的小诗。
我爱小溪,因为它把清凉的溪水奉献给两岸,滋润着两岸的红花绿草;我爱小溪,因为它像一条条晶莹的白玉带在青山中蜿蜒盘旋,永不停步;我爱小溪,因为它决不自负,更不炫耀自己,总是默默无闻地流淌……如果把长江、黄河比作“水资源的宝库”,那么更应该珍视这日积月累的小溪。若没有这无数的涓涓细流,又怎能汇集成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呢?
当今社会有多少像小溪一样勇往直前、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啊!我想起了为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他们要求于人的甚少,却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我想起了为使我国科学技术跻身于世界之林而忙碌着的科研工作者们,他们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刻苦钻研,一心只想着祖国,唯独没有想到他们自己;我更想起了许许多多普通的劳动者,多少矿山,多少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洒落着他们辛勤的汗水,都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他们在极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他们不正像这默默无闻的小溪流吗?如果把浩瀚的长江、黄河比作我们伟大的祖国,而那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不正是祖国建设的力量源泉吗?
啊,我爱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但我更爱朴实无华,活泼奔流的小溪!
点评: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不起眼”的小溪中发现“它有独特的风格,内在的美”,并且从不同角度赞美了小溪勇往直前的顽强精神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歌颂了“像小溪一样勇往直前、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文章思路开阔,主题深刻。语言精炼生动,结构紧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