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点拔·从观察起步》写景作文写作技巧

技巧点拔·从观察起步名言大全

技法解说

有这样一则趣事: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教莫泊桑学习写作,他首先要求莫泊桑从观察生活入手。他曾对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有一次,他要求莫泊桑以迎面而来的一辆牛车为题材,写几篇各不相同的文章。莫泊桑感到很为难,福楼拜就开导他: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吃饱饭,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冈和吃饱了肚子走崎岖的路,神情也不一样。如果能细致地观察到这些不同的情况,也就能写出好多篇各不相同的文章。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细心观察对写好作文是至关重要的。

要描写景物,首先就要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当然,观察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宋代的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个景点,由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常见的观察方法有三种:

一是定点观察:观察者在某一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如站在窗口观察窗外;站在公园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到近的观察;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的景物进行观察等。

二是动点观察:观察者沿着一定的路线,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是定点观察的连续进行。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观察的位置。比如沿着河岸,从上游到下游,观察两岸的景物。

三是长期观察:观察者对某一事物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比如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里观察花园里草木的变化。

观察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仰视,也可以俯瞰,可以近看,也可以远眺……站的位置不同,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观察到的景色也就不一样。

观察以视觉活动为主,但并不仅限于视觉。为了把握观察对象多种多样的属性,往往需要多种器官联合活动。也就是说,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外界事物,同时还需用其他感觉器官去接触外界事物,如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用舌头去尝,用皮肤去接触,用大脑去想象,等等。

请看鲁迅先生《社戏》中的一段文字: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这段文字描绘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动用了嗅觉、触觉、视觉、听觉,以及大脑丰富的联想、想象,显得十分精彩。



例文评析

秋雨



四川◇卓江艳



冒着细细的秋雨,我来到了河堤。

站在河堤上,透过被风吹得斜斜的秋雨向远方望去,天比树还低。浅灰色的山像在云中腾飞似的。河对岸的房子、树林被笼罩在银白色的薄纱里,显得朦朦胧胧。

雨点从空中降落下来,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春蚕咀嚼桑叶。雨点落到河里,溅起了许多小圆圈,一个接一个。旧的小圆圈消失了,新的又盖了上来。雨越下越大,圆圈也随之变大,圆圈一个接一个布满了整个河面。一阵秋风吹来,河面上荡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圆圈瞬间消失在波浪中了。天把水罩在脚下,水把天拥在怀中。远近上下一起看,还有些分不清是水还是天。河岸边静静地停靠着的几只小船儿,在水面上轻轻地晃动。

河边的小路坑坑洼洼,装着泥浆,成了真正的“水泥路”。在河边的一个水坑里,一群鸭子在觅食,发出“嘎嘎”的欢叫声,它们是天生的乐雨者。

河岸上旱了十几天的田地,默无声息,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予它的甘露。小草上挂满了珍珠般的水珠。一阵风拂过,树叶、小草叶上的水珠一个个撤退了。风摆动树枝,雨打着树叶,枯黄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下来。池塘里,鱼虾又欢快起来。在池塘边,有个穿着红色雨衣,戴着棕色斗笠的人,静静地钓鱼。

我站在树下,不知不觉,身上已是湿漉漉的。又一阵秋风吹过,一颗雨珠好像有意捉弄我,钻进了我的脖子,凉凉的、痒痒的……

过了好一会儿,雨还没有停。我感到了凉意,紧了紧衣服,踏上了回家的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秋雨绵绵”、“一阵秋雨一阵凉”。

评析:只要仔细观察,就能言之有物。这篇习作写秋雨,由远景及近景,有动景有静景,给读者立体的感受。特别是细部的描写,表现出观察的功力。如“浅灰色的山像在云中腾飞似的”,有颜色,有动感,赋予静物曲线流动的美。还有雨点的“沙沙”声,像“春蚕咀嚼桑叶”,雨点落到河里“溅起了许多小圆圈”,“旧的小圆圈消失了,新的又盖了上来。雨越下越大,圆圈也随之变大”,这些细腻的描写完全是仔细观察的结果。另外“天把水罩在脚下,水把天拥在怀中”,将水天一色的雨景刻画得生动传神。这就是作者观察时的用心体会啊!



文题演练

文题(一):选取某一景物,如田野、荷塘、农家小院、校园一景等,进行仔细观察,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写景的作文。

要求:1.要注意选好观察点,有顺序地观察,做到条理清楚。

2.记下所观察景物的特点和当时的感受,描写要具体。

3.不少于500字。

文题(二):秋天,是成熟的季节,金黄的季节。苍松滴翠,枫叶流火,登高远眺,满目锦绣。田野成熟了,大自然也成熟了,到处是累累果实,到处是丰收物景象。请以“秋天”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提示:写作表现秋天的文章,要仔细观察秋天特有的景物,写出自然界富有个性的秋天景物特征。在具体写作中,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一是纯粹写景。通过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如可以写秋天的天空是如何的深远湛蓝,秋天的田野是如何的绚丽诱人,秋天的山林是如何的多彩而浓重……二是写景抒情相结合。在秋高气爽的秋天里,望着蓝天白云,望着金色原野,一定会浮想联翩,悟到种种生活的哲理。写作时,可以描绘秋色的基础上抒写对秋的感怀,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得不到秋的果实,等等。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具体。

3.写景抒情相结合,写出真情实感。



佳作展示

校园一景



河南◇王冬



其实,三棵互相依偎的泡桐树很普通,普通得引不起你丁点儿注意。但是,如果你从这儿看它们,只需一眼,你就永远忘不了它们。这儿是教学楼二楼初二(2)班教室靠窗的位置,窗的大小和位置是如此恰到好处,刚好为窗外那一团明亮的绿做了画框;把弯曲的枝干和稀疏的顶端从画中抹去,只留下中间那浓淡相宜、葱葱郁郁的绿。那绿是五彩缤纷的:淡绿、墨绿,暗的、明的;那绿又是跳动的:轻风拂过,灵巧的叶子不时地将带着绿意的丝丝缕缕的阳光向四处抛出,而它们自己也成了绿晕中最亮的一点,每一片绿叶都像是一粒珍珠。偶然间,满画的珍珠滚到一处,形成一条耀眼的缎带,在画里添上最亮的一笔。

耐心一点,你会发现画的深处不知蕴藏着多少美。那里,风儿不再顾忌阳光的明媚,尽情与绿叶嬉戏。每一片叶子在风的怀抱里都化成了小精灵,它们仿佛刚刚从梦中醒来,伸着懒腰,打着哈欠,互相问好。你听,从这些小精灵身后不时传出的“沙沙”声不就是它们的话语吗?

如果说这幅画是大自然的杰作,那么它最美的时候莫过于清晨了。有时,还会有些薄雾吧,那些带着泥土芬芳的薄雾轻柔地拥着满树的小精灵,使它们在甜美的梦境里徘徊。渐渐地,画里织进了疏密不均的光线,这时,我们这些生气勃勃的学生用世界上最年轻灿烂的读书声唤醒小精灵,而薄雾已不知何时退去了。这时的画,便集声、情、景于一身了。

点评:只是三棵泡桐树,只是一面窗子的“方寸之见”,但作者以自己的慧眼,发现了梦幻般的美,观察之细,细到每一片叶子、每一缕光线和每一种色彩。例如第一段描绘树叶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轻风拂过,灵巧的叶子不时地将带着绿意的丝丝缕缕的阳光向四处抛出,而它们也自己成了绿晕中最亮的一点,每一片绿叶都像是一粒珍珠。”观察细致入微,描写才逼真传神。同时,由于作者带情观景,脑中还幻化出童话般的情形,每一片叶子都变成了小精灵,“沙沙”低语,与现实中的“我们”互为呼应,给人美好甜蜜的情感。

雨中观荷



山东◇李雪慧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洒在田野里,洒在小路上,同时,也洒在了被朦胧的雨雾笼罩着的荷花盛开的荷塘里。

泥泞的小路旁,一朵朵鲜黄的丝瓜花向我们招手,雨水正冲洗着它们娇嫩的花瓣。丝瓜也在架子上织起了“小凉篷”。菜园,一望无际的绿色,生机勃勃。

荷塘,像一幅画;荷塘,似一个梦。那朵朵洁白如雪的荷花在雾中似乎显得更加高贵、典雅。有的荷花已经开了,露出了金黄色的花蕊和绿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开了一半儿;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还有蜻蜓立在上面呢;有的荷花已经凋谢了,只留下一片花瓣和一个紫色的小莲蓬,那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荷花,轻轻地摇曳着,连雨雾中都飘散着淡淡的清香。雨滴不时滴落在荷叶的绿衣服上,晶莹的水珠流动着,在雨中也闪闪发光。碧绿的荷叶衬托着亭亭玉立的荷花,轻轻地摇摆着,不时洒落身上的雨珠。

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打着一把荷叶伞,向荷塘深处走去……

点评:观察是写作的第一要招。走马观花,粗枝大叶,必然言之无物。本文作者雨中观荷,观察仔细,下笔细腻,感情也随之而生;如画,如梦。譬如荷花的色,荷花的形,荷花的味,以及荷叶上滚动的晶莹水珠,无一不纳入作者的视线。其中,作者描写荷花的形状很细致:开了的,开一半的,凋谢的,比较全面地表现了荷塘中的景色。



秋来了



四川◇徐颖



一阵凉风从西边跑了过来,它穿过森林,拂过田野,大声地向人们喊着:“秋来了!秋来了!”

秋来了,天空变得高远而湛蓝,朵朵白云如扬帆起航的轻舟,在明净的天湖中悠闲地漂浮着。

秋来了,候鸟们告别了栖息的山林,开始飞向那温暖的南国。头顶上,一群大雁正在往南飞行,它们时刻变换着队形,在头雁的带领下,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向它们温馨的家园去了。

秋来了,树叶挣脱了枝头的羁绊,在空中舞动,飘荡,起起落落,跳出一曲曲优美的华尔兹,然后,义无反顾地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

秋来了,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就像一块金色的地毯,那红红的高粱被风一吹,好像一个个戴着小红帽的小姑娘在跳舞。

秋来了,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在树枝上,好像一个个小娃娃露出圆圆的脑袋;黄澄澄的大鸭梨像葫芦似的挂满了枝头;晶莹透亮的葡萄像黑珍珠似的一串串挂在架子上。

秋来了,菜地里,黄瓜挺着笔直细长的腰,惊奇地望着秋姑娘,西红杮像戴着绿帽子的红脸娃娃,迎着秋风相互挤着、推着,好像在说:“我们已经成熟了,快来摘吧!”泼辣的辣椒随着轻风跳起舞来,绿油油的青菜显得精神抖擞,胖胖的大冬瓜给人留下贪吃的印象,挨挨挤挤的花菜则露出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大脑袋。

秋来了!秋风继续在四处奔跑,向人们大声喊着:“秋来了!带着美丽、带着丰收的秋天来了!”

点评:秋天来了,小作者观察到了天空的变化、候鸟南飞、枝头叶落,以及田野、果园、菜地的景色。由于观察仔细,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所以描写得生动形象。如“朵朵白云如扬帆起航的轻舟”、“树叶挣脱了枝头的羁绊,在空中舞动,飘荡,起起落落,跳出一曲曲优美的华尔兹”、“红红的高粱被风一吹,好像一个个戴着小红帽的小姑娘在跳舞”、“黄瓜挺着笔直细长的腰,惊奇地望着秋姑娘”、“西红杮像戴着绿帽子的红脸娃娃”等,把秋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另外,文章在结构上,以“秋来了”引领全文,首尾呼应,主体部分六个层次分别构成排比,段落整齐、对称,显示出了作者精心的构思。



我爱秋天



四川◇李荷梦



岁月的交替,牵动着四季的轮回。春夏秋冬,吐露着大地对时间心心相印的情怀。

春的妩媚,夏的洒脱,秋的朴实,冬的温柔,她们的每一丝悸动,都会牵起我情感的起伏。然而,对于秋天,我却有一种更深的爱恋。

秋天,处处充满了画意。晴朗的天空,淡淡的云,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披着轻纱的山林,温柔明净的小河,零落的村舍,层层的梯田,挺拔的树木,南归的大雁,还有那爱叫的蝈蝈儿。这一切,都是画家笔下的好风景,旅游者眼中的好风光。

秋天,处处洋溢着诗情。高远而静谧的天空,连浮云都舍不得对它有丝毫的触动。抬头望一望,心儿仿佛被它的湛蓝洗染得透明澄澈了,往日再多的忧愁、苦闷,随之淡去。在和煦的阳光中,我被跳舞的微尘所感动,想要张开双臂与他们共舞一曲,让轻快的节奏在脚下荡漾。走进田野,我感觉着麦穗从指尖滑过的流畅;走进森林,我聆听着鸟儿们为秋天谱出的华丽乐章……

秋天,丰收的喜悦在田间回荡,农人们脸上幸福的表情就像涟漪那样,一层又一层地荡起。地里,忙碌的秋收工作是如此的井井有条。镰刀割下麦子的声音,机器收割谷子的声音……每一种声音都和着丰收的节拍,都带着喜悦的亲切!

秋天,丰硕的果实堆满城市的水果摊:红彤彤的苹果,珍珠似的葡萄,玛瑙似的山楂,咧嘴笑的石榴,橙黄色的梨儿,挨挨挤挤……沉甸甸的果实,让我领略了勤劳的内涵,品尝了收获的甘甜。

秋天,像一幅流光溢彩的山水画卷,像一个成熟的汉子挑着丰收的担子。

我爱秋天,爱它的诗情画意,爱它的硕果累累!

点评:本文写景抒情相结合,在描绘秋色的基础上,抒写对秋的感怀,深刻地表现出“爱秋”这一主题。文章主体部分四个自然段,对秋天景物诗情画意般的描绘,既得力于作者较深厚的语言功底,更反映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