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于谦·石灰吟》原文、赏析、鉴赏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作于永乐四年,作者时年十七岁。于谦(公元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因才能卓越,累升御史、兵部侍郎、山西巡抚。蒙古瓦剌也先部寇边,发生“木土事变”,英宗皇帝被俘,他受任兵部尚书,全权经划京师防卫,拥立景帝即位,身先士卒,大败敌寇迎回英宗为太上皇。后英宗复辟,以“谋逆罪”被处死。英宗死后,平反昭雪,追赠为太傅。后世史学家称他为抗御外敌的民族英雄。有《于忠肃公集》。
于谦不以诗名世,这首诗却家喻户晓,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名篇,咏物诗的杰作。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借咏石灰来抒写自己的志向。诗的主题是清白无价,于谦本人却为清白付出身家性命的代价。据《明史》本传,于谦“刚正弘毅,忧国忘身”,“自奉俭约,所居仅避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安敢自安?”他任巡抚时,进京从不送礼,曾被当权太监王振借故关了三个月监狱。他有一首《入京》绝句:“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