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原文、赏析、鉴赏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鼎堂,四川乐山人。他出生在封建书香世家,幼年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熟读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又有机会接触当时先进的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潮,成为学生运动中的领袖人物。辛亥革命后抱着救国的理想,东渡日本学医。在日本,为了反对袁世凯和日本政府秘密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他和留日的爱国学生一起组织“夏社”,进行反帝爱国宣传。这时期他阅读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美国诗人惠特曼、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1918年开始诗歌创作。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浪潮之中,于1919年和1920年间,写作了诗集《女神》,以新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其内容和形式都震动当世,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21年7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1923年留学毕业回国,弃医从事文学活动。在大革命运动中,曾任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不久从军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四一二”政变时,郭沫若在武汉《中央日报》发表著名的《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在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接着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旅居日本十年,从事古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作出开创性的贡献。“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战,担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组织和团结进步文化工作者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写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以古讽今,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史论《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抗战胜利后,他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支持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成为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等职。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并当选为全国政协二、三、五届委员会的副主席。郭沫若还是国际活动家,曾任世界保卫和平理事会副主席,并获列宁国际和平奖金。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一生著述颇多,编为《郭沫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