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赏析、鉴赏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赏析、鉴赏

戴 望 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散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



抗日战争爆发时,戴望舒在香港主编一家报纸副刊,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941年冬香港沦陷,次年戴望舒被日寇逮捕。在阴暗潮湿的狱中他受到折磨,身体伤损,患严重的哮喘病,他仍执笔写出《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诗篇,表达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超越了他以往诗作的题材和主题,摆脱了自我感伤的世界。我们看到在他抒发的忧伤和苦难已经和民族存亡的严重现实相联系,在心灵中翻滚着热爱祖国、渴望光明的浪潮。诗的前一部分概括地描述祖国广大的沦陷的土地,充满哀怨和忧伤,后一部分写出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对坚持抗战的地区,寄于热望和向往。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仍不是采用写实的写法,充满象征的意味。“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这里的所谓“手掌”,其实是心灵;所谓“摸索”,其实是想象。诗人并没有局限于亲身的观察和体验,而驰骋想象,超越时代,视通万里,从大处着眼,将一个个具体的形象赋予整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