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黄遵宪·哀旅顺》原文、赏析、鉴赏

《清代文学·黄遵宪·哀旅顺》原文、赏析、鉴赏

海水一泓烟九点〔2〕,壮哉此地实天险。 炮台屹立如虎阚〔3〕,红衣大将威望俨〔4〕。 下有洼地列巨舰,晴天雷轰夜电闪。〔5〕最高峰头纵远览〔6〕,龙旗百丈迎风飐〔7〕。 长城万里此为堑〔8〕,鲸鹏相摩图一啖〔9〕。 昂头侧睨何眈眈〔10〕,伸手欲攫终不敢。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12〕

〔1〕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一日,日军进犯旅顺,二十五日椅子山炮台失陷,各台守兵相继溃败,旅顺为日军所占。这首诗作于旅顺失陷后。旅顺,又称旅顺口,在辽东半岛南端,和威海卫隔海相对,扼守着渤海海峡的通道,甲午战争时,旅顺军港是北洋舰队的重要基地。 黄遵宪(公元1848~1905),字公度,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 光绪二年顺天乡试举人,历任日本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英国使馆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回国后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与梁启超同办《时务报》。 1897年任湖南按察使,为变法维新活动的重要人物之一。次年,戊戌政变失败,被清廷放归乡里。晚年,当革命派已经登上政治舞台后,他仍坚持改良主义立场,有浓厚的保皇党色彩。他的诗广泛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直接为其政治主张服务,并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罪行。散文化、篇幅长、时用方言俗语和新名词等,是其诗歌的特点。他是当时“诗界革命”较有成就的诗人,但在诗歌形式上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 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

〔2〕“海水”句: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泓,水深的样子。一泓,一片。 九点烟,指整个中国国土(中国古时分为九州)。

〔3〕阚(han):虎怒叫的样子。《诗经·大雅·常武》:“阚如虓虎。”

〔4〕红衣大将:指大炮。清太宗天聪五年红衣大炮造成,命名为“天佑助威大将”。

〔5〕“下有”二句:意思是,下面大船坞上排列着巨大的战舰,舰上和炮台上练兵发炮,晴天声如雷鸣,黑夜光似闪电。洼地,深地,指大船坞。

〔6〕纵远览:放开眼向远处瞭望。

〔7〕龙旗:指清朝国旗。飐(zhan):招展。

〔8〕堑:作防御用的壕沟。

〔9〕鲸鹏:这里指帝国主义列强。鹏,传说中的一种大鸟。相摩:相互争夺。啖(dan):吞吃。

〔10〕睨,斜视。

〔11〕“一朝”二句:意思是哪知敌人从背后打来,旅顺要塞顿时便崩溃瓦解了。劫灰,指战火后的灰烬。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违背广大人民和爱国官兵的意愿,采取妥协政策;再加上清军内部积弊重重,腐败不堪,因此中日交战,北洋水师不堪一击,号称“北洋精华”的旅顺军港,轻而易举地陷落敌手。本诗真实而形象地描写了这一事件。诗中用绝大部分笔墨描写旅顺的地理环境和旅顺水军的实力,极力突出旅顺战略地位的重要、旅顺形势的险要以及外敌攻占旅顺的艰难。然而当敌人“蹈背”而来时,旅顺口却“一朝瓦解成劫灰”。作者前面对旅顺的渲染铺排,正是为后来写旅顺的结局作的深厚铺垫,欲抑先扬,使旅顺的失陷更显得可哀、可悲和可泣。诗中虽然只字未提清统治者的腐败卖国,但又无时无处不含寓着对清统治集团丧权辱国的谴责。这首诗便在这种“引而不发”中戛然而止。全诗章法严谨,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