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水拍·沁园春》原文、赏析、鉴赏

《袁水拍·沁园春》原文、赏析、鉴赏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原注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晋西地区之时。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飞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曾将这首词抄赠柳亚子,被《新民报晚刊》传抄发表,震动一时,以后别的报刊陆续转载,但文字多有讹误。1951年《文汇报》根据作者手书墨迹制版刊出。由于对这首词的诸家解释多有分歧,作者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这首词,上半阙写北方的雪景,气魄宏大,景象雄浑,举目万里,把长城、黄河、秦晋高原尽入笔下,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起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万里是互文,即千万里冰封雪飘,放目望远,大气包举。“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里写静景,广阔的北方原野被冰雪所覆盖,长城内外只有无边无际的白茫茫一片,黄河上下游都已结冰,顿时不见滔滔滚滚的洪流;“惟余”、“顿失”,又仿佛由动而静、静中寓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写动景,积雪的群山绵延起伏像银蛇在舞动,白雪覆盖的高原像有白蜡制的象群在奔驰,远远眺望,它们一直舞动、奔驰向高原与天相接之处,好像它们要与天比高,山和高原被比喻为有生命、有意志的活跃的动物,突出了山河雄伟的气势,展现了北国大地的活力。“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赞叹,用拟人化的手法,晴日时红日白雪相映,像艳妆的美女裹着洁白的外衣,格外娇娆妩媚。上半阙描绘的北方雪景,雄浑、壮丽、妖艳,动静结合,气象万千,雕绘加赞叹,浸透浓烈的感情色彩。

下半阙抒怀,从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上下阙之间的过渡句,祖国壮丽江山使无数英雄争着向她弯腰致敬,为她建立功勋。这就引出下文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评点。“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接连举出五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统一六国创立秦朝的秦始皇,雄才大略、功业盖世的汉武帝,完成统一大业的唐太宗和宋太祖,以及建立庞大帝国的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他们都在这大好山河上建立卓越的功业,在历史上起过进步的作用,但他们“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文采,本指才华、辞藻。风骚,本指《国风》和《离骚》,用作文章辞藻的代称,这里均代指文治。天骄为“天之骄子”的省称。射雕手,是蒙古族用以比喻技艺高超的射手。诗人批判这些历史人物尽管武功卓著,于文治上则稍逊一筹,甚至如成吉思汗那样只以武功见长。诗人立足祖国大地千万里,纵观历史数千年,基于对祖国江山热爱和献身的感情,评论历史人物,正是“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结尾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过去了,数既能建功立业又有文采的杰出人物,还得看今朝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这是对当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高度赞美。

全词热情洋溢地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多姿,进而以伟大的革命家的爱国主义感情,热烈赞美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其中充满着革命的胜利信心,词中写景、抒情、议论浑然一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景相生,议论风发,奇情壮采,气魄之宏大,前无古人,这又是一曲千古绝唱。

毛泽东词充满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豪情,有些诗词在艺术上也十分完美,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誉满海内外,为广大人民所传唱、背诵、学习,是我国诗词创作的珍品。诗用新体或旧体,只是艺术形式问题,毛泽东诗词的不朽价值,早已为中外广大人民和文艺界所公认并推崇,因此应该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