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蒲松龄·促织》原文、赏析、鉴赏

《清代文学·蒲松龄·促织》原文、赏析、鉴赏

宣德间〔2〕,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3〕,有华阴令欲媚上官〔4〕,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5〕,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6〕。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里胥猾黠〔7〕,假此科敛丁口〔8〕,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9〕,久不售〔10〕。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11〕,探石发穴,靡计不施〔12〕,迄无济〔13〕。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14〕;旬馀,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15〕。见红女白婆〔16〕,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17〕,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室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18〕。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倾,帘动,片纸抛落。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19〕;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20〕;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21〕。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行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22〕,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23〕,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24〕,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25〕,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观,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 举家庆贺。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26〕,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27〕,死期至矣! 而翁归〔28〕,自与汝复算耳〔29〕!”儿涕而出。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30〕。 日将暮,取儿稿葬〔31〕。 近抚之,气息惙然〔32〕。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夫妻心稍慰。 但儿心神气痴木,奄奄思睡。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33〕,亦不复以儿为念。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东曦既驾〔34〕,僵卧长愁。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手裁举〔35〕,则又超忽而跃〔36〕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成以其小,劣之。 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37〕,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38〕,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39〕。因出己虫,纳比笼中〔40〕。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齕敌领〔41〕。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42〕,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43〕,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44〕。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卒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45〕

翼日进宰〔46〕,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47〕。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48〕。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49〕,无何〔50〕,宰以“卓异”闻〔51〕。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52〕,俾入邑庠〔53〕。后岁馀,成子精神复旧,自言化身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54〕。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55〕;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56〕

异史氏曰〔57〕:“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58〕,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这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促织,即蟋蟀。蒲松龄(公元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出身于没落地主兼商人家庭。自幼接受传统教育,热衷功名。十九岁时考中秀才,此后却连遭挫折,直到七十二岁才成为贡生。由于家计所需,曾出为幕宾,大部分时间是依靠教书维持生活,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了解人民疾苦。《聊斋志异》是其代表作。另有一些为民请命和反映民生疾苦的散文、词。选文据人民文学出版社《聊斋志异》校注本。

〔2〕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

〔3〕故非西产:本来不是陕西的特产。西,这里指陕西。

〔4〕华阴:县名,在今陕西省东部。 令:县令,一县的长宫。

〔5〕才:意为有本领。 这里指蟋蟀勇敢善斗。

〔6〕里正:古代的乡职,明代叫里长。这里是沿用旧称。其主要职责相当于后来的保长。

〔7〕里胥:乡间当公差的。

〔8〕科敛:摊派。

〔9〕童子:或称“童生”。科举时代,凡应考的读书人进学作秀才前,不论年纪大小,都称“童生”,或“童子”。

〔10〕久不售:指长期没有考取。科举时代、读书人把进学中举,称为“售于帝王家”。

〔11〕败堵:破墙。

〔12〕靡:无,没有。

〔13〕>迄:始终,终究。

〔14〕宰:知县的别称。追比:封建时代,地方官责令下属限期交差,过期即要杖责继续追逼。

〔15〕具赀(zi)诣问:备了礼金去向神叩问。 赀,同“资”,这里指送给巫婆的礼金。 诣:到。

〔16〕红女白婆:面色红润的姑娘和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17〕爇(ruo):烧、焚。 鼎:这里指香炉。

〔18〕无毫发爽: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发,头发。 爽,差错。

〔19〕兰若:佛寺。

〔20〕青麻头:青麻头和后文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都是上等蟋蟀的名称。

〔21〕古陵蔚起:古坟上长着许多草木。 蔚,草木繁茂。

〔22〕冥搜未已:漫无目标地寻求不停。 冥搜,盲目搜索。 已,止,停。

〔23〕急逐趁之:急忙追赶那支蛤蟆。 趁,与“逐”同义,追逐。

〔24〕蹑迹披求:轻轻地紧跟着(蛤蟆的)踪迹,用手分开野草寻找。 蹑,悄悄追随。

〔25〕掭(tian):轻轻拨动。

〔26〕蟹白栗黄:用螃蟹的腿肉和栗子作饲料。 蟹的腿肉白色,故称蟹白。栗子肉粉黄色,故称栗黄。

〔27〕业根:祸种。业,业障,佛家语,罪恶的意思。

〔28〕而:同“尔”,你。

〔29〕复算:再算账。

〔30〕不复聊赖:不再有什么希望、生趣。

〔31〕稿葬:用草席裹着尸体埋葬。稿,草席。

〔32〕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

〔33〕气断声吞:出不来气,说不出话。

〔34〕东曦既驾:太阳已从东方升起来了。曦,指太阳。古代神话,太阳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子出来,所以说“驾”。

〔35〕裁:通“才”,方才。

〔36〕超忽:突然,猛一下。

〔37〕土狗;蝼蛄的别称。

〔38〕直:通“值”,价值。

〔39〕掩口胡卢:轻蔑嘲笑的样子。

〔40〕纳比笼中:放进比赛的笼子里。

〔41〕齕(he):咬。

〔42〕翘然矜鸣:昂首振翅得意地叫起来。翘然,挺直的样子。

〔43〕瞥来:突然到来。瞥,过目很快。

〔44〕尺有咫:有,又。咫,周代称八寸为咫。

〔45〕掇:拾取。

〔46〕翼日:同“翌日”。第二天,明天。

〔47〕抚军;巡抚的别称。清代是统管一省军、民政事的最高长官。

〔48〕细疏:仔细向皇帝奏明。

〔49〕不忘所自:没有忘记好处从何而来。

〔50〕无何;没有多久。

〔51〕宰以“卓异”闻:(抚军)就用“才能出众”这样的评语,将县令上报朝廷。闻,上闻,上报朝廷。

〔52〕学使:明清掌管一省教育、考试等事的官员。

〔53〕俾入邑庠:使他进入县学,即录取成名为秀才。俾,使。庠,古代学校的名称。

〔54〕赉(lai):赐给。

〔55〕蹄躈(qiao):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56〕裘马过世家:衣着服饰车马等器用,超过世代做官的人家。 裘,原指皮衣,这里泛指衣着服饰。

〔57〕异史氏:作者自称。

〔58〕以蠹贫:因里胥刁诈而贫穷。 蠹,蛀虫,这里指刁诈的里胥。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一篇作品。小说围绕一头促织的得失,生动地描写了造成成名一家悲悲喜喜的曲折过程,并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文中写成名为获取蟋蟀,几度一筹莫展,又几度失而复得,又绝处逢生,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又扣紧了主题。 全篇语言生动、洗炼,对环境、情节有细腻入微的描写,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