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童话《[叙利亚]雷拉·萨利姆·风给男孩一朵云》鉴赏

外国童话《[叙利亚] 雷拉·萨利姆·风给男孩一朵云》鉴赏

[叙利亚] 雷拉·萨利姆



有个叫沙缪尔的男孩,他仰头看了看天空,见一朵乌云正朝东方跑去,风在后面赶着它。

“风啊,风啊,给我一朵云吧!”沙缪尔大声叫喊着。

“可以,不过你得唱支歌给我听!”

沙缪尔唱得又真诚,又动听。风感动地说:“你唱得真好听,我就送你一朵云吧。”

“我想让它住在我的房间里。”沙缪尔低声说。

风微微一笑,把一朵乌云轻轻往下一推,那朵乌云就从窗户飞进了男孩的房间。

“谢谢你,好心的风!”沙缪尔高兴地说了一声,就连忙把自己的窗户关上。

乌云觉察到自己被关闭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不高兴了,它叫起来:“这是什么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是一个喜欢云的男孩。”沙缪尔回答说。

乌云不吭声,它悲伤地蜷缩在天花板的一个角落里。

“你怎么啦?为什么不说话?”沙缪尔不解地问,“飞吧,变吧,变成一只小小的白帆船!”

“我不能!”

“那就随便变个什么吧!大象,小鱼,或者其他什么稀罕的东西都行。”

“我失去了自由,就什么奇迹都创造不了了。”

“我该怎么办呢?我可不愿意让你这样怏怏不乐啊!”

“请打开小窗,放我走吧!”

“可是,我希望你留在我身边。”

乌云没有说话,它只是沉默着。

“我有一副好嗓子,我可以为你歌唱。”沙缪尔说着就弹起琴来,“你一定会喜欢我的歌声,你一定会同意留下来同我玩的。”

乌云听着沙缪尔的歌声,想起它过去看见的一条小河,在田野间粼粼地闪着波光。

“不错,你有一副美妙的歌喉,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乌云说。

“这么说,你愿意留下来啦?”

“瞧你说的,我还是请求你放我走。”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口口声声说要走呢?”

“大海生下我,就把我抛向天空,它对我说:‘飞吧,飞到东方去,那里开满咖啡花的田野正干涸着,飞到那里去下一阵雨吧!’因此,我才往这边飞的。”

“要是你不飞过去呢?”

“小小的秧苗就会旱得枯死,农人就没收成了。”

沙缪尔听了乌云的话,好像听到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秧苗被干旱折磨的痛苦呻吟声。他立刻跑到窗前,把窗户“哗啦”一下打开。

乌云飞了出去,越飞越高,一头钻进了天空,变成了一只带白帆的小船。沙缪尔高兴得拍起巴掌来。

乌云笑了,它再一次飞下来。这次,它变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朝沙缪尔莞尔俏笑着,挥手告别。

沙缪尔站在那里,不停地挥手,直到乌云在视野里消失……

(韦苇译)



一个生活在广阔乡野间的男孩,他不像城市的孩子那样重实惠。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与天空、大地、云彩、风、草木,与大自然相沟通的与生俱来的浪漫。有这种浪漫气质的男孩是非常可爱的,尤其是我们看多了太多对实惠锱铢必较的庸俗之后,就自然会更加喜欢童话里这个叫沙缪尔的叙利亚男孩。

风被男孩的歌声感动了,答应了男孩的请求,给了他一朵云。男孩喜欢云,把云关在房子里。男孩喜欢同云在一起,而云的自然天性则是在辽阔的天空上自由飘飞,这样就构成了童话冲突。

童话的冲突尽管诗意葱茏,但毕竟还是冲突。于是我们就有知道冲突发展和结果的愿望,就想把这个故事读下去。

“理解”可以作为解读这篇童话的关键词。

风从男孩的歌声里理解他喜欢一朵云来同他做伴的心情,“风微微一笑,把一朵乌云轻轻往下一推,那朵乌云就从窗户飞进了男孩的房间”。云从男孩的歌声中“想起它过去看见的一条小河,在田野间粼粼地闪着波光”。云理解男孩是善良的,理解他希望它来与之相伴的心意是真诚的。当男孩知道云的飞翔是为了到东方去滋润干旱的开满咖啡花的田野时,他立刻理解了云此刻有重要使命需要完成,“好像听到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秧苗被干旱折磨的痛苦呻吟声”,于是将窗户打开,放了云朵飞往东方。云朵理解男孩的通情达理,理解了男孩的善意放行,于是在蔚蓝的天空中“变成了一只带白帆的小船”,让喜欢白帆的男孩观赏,又变成了一个俏笑的小姑娘,来和男孩告别。这篇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理解能够产生美。

这篇童话是现实生活的土地上绽放的一朵浪漫诗花。说它是一朵浪漫诗花,是因为从构想到叙事到语言,它都有着诗所要求的空灵与飘逸,它想象的方式、故事的推演、描述的语言都弥漫着诗的情意。诗化的想象、诗化的故事、诗化的语言构成了这篇童话。说这篇童话的浪漫之花是在现实生活土地上绽放的,因为我们分明看到云朵是按照现实的需要,在农人们焦涸的咖啡地渴望润泽的期盼中,匆匆往东方飞去,民众生活的现实感是这篇童话沉稳的底座。因此,它读来总让我们感到亲切。

这样一篇诗性童话主要用对白写成。一段段对白增添了童话氛围与叙事的活泼,并且使童话从头至尾都显得非常简洁,行文错落有致。另外,这篇童话也给我们一个启示: 童话即使写得像诗,但是诗情画意也不可以代替童话必备的故事要求。诗化的童话还得有好故事,也仍然还得有个故事悬念。云为什么急急向东方飘飞而去?云为什么不能答应留在善良的沙缪尔身边,陪伴他玩?这些,都要待我们读完童话才恍然知晓。这就是故事的伏笔和呼应产生的效果。

(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