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锁龙的神话故事,李冰锁龙读后感

李冰锁龙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四川的成都平原附近经常发大水,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秦国灭掉蜀国后,秦昭王任命擅长治水的李冰到蜀郡去担任郡守,主持治理那里的水患。

原来,在那里的岷江中,有一条作恶多端的孽龙,自封为江神。它稍有一点不高兴,就会兴风作浪,下起大暴雨,淹没两岸的庄稼和村庄,祸害百姓。它要求当地的老百姓在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日,选一个最漂亮的童女给它做媳妇,并且还要每家每户集结巨资给它举行热热闹闹的婚礼。要是不答应或者送去的美女不称心,它就会在江中作怪,掀起风浪,发大水危害百姓。

当地的老百姓实在被迫害的没有办法,一方面害怕自己的女儿会受到江神的残害,一方面也承担不起给江神办婚礼用的资费。于是,许多的人家为了躲避江神的迫害,不得不拖儿带女远走他乡。所以,岷江这一带没有几户人家在这里安居,人烟变得稀少起来,土地也渐渐荒芜。

李冰到蜀郡上任以后,手下的官员就向他汇报了这件事,他得知后下定决心不惜自己的性命也要治一治这条孽龙。

眼看一年一度为江神娶媳妇的日子又到了。那些替江神主办婚事的人正在商量着如何给江神筹集钱财,以及选定谁家的姑娘时,李冰找到了他们,对这些人说:“今年的钱资就不用筹集了,新娘就选定我家的小女,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你们也不要再多费什么心思了。”

百姓听说李冰郡守如此的舍己为人,都感激涕零,同时也为李冰担心。他们担心李冰会出什么事,不愿失去这样的好郡守,都希望他能够战胜这条孽龙,消除祸患。

到了六月二十三日这一天,江边搭建好了大彩棚。李冰把自己的女儿打扮得风姿绰约、美艳绝伦,一同来到江边。主祭人登上祭江神坛祭奠完之后,坛下锣鼓冲天,钟乐齐鸣。三鼓过后,江面上突然波涛涌起,水柱冲天有十余丈高,这就是江神来迎接新娘的仪式。这个时候,人们本应把新娘送入水中。可是,李冰连忙制止了他们,说:“不用着急。我这次能与江神结为姻亲,真是荣幸万分,觉得实在有些高攀不起。既然我们马上就要成为亲戚了,江神大人为什么还不露一下脸呢?也好让我敬你一杯酒啊!”说完,亲自斟满了一杯酒,走上祭坛举起奉上。

可是过了很久,还是不见江神的影子。李冰见到如此情景,于是装出发怒的样子,大声说道:“没想到江神大人竟然如此瞧不起我,既然不愿成为亲家,那就别怪我翻脸无情了!孽龙,你可知错,你作恶多端、残害百姓,致使民不聊生,今天我李某为了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情愿以性命与你相搏,你就快点现形吧!”说完,就提上宝剑,奋身跳入江中。这时,江上的水柱不见了,好像变得风平浪静的样子,只是隐隐觉得有些地动山摇。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狂风大作,烟尘蔽日,恍恍惚惚之中,人们看到江边有两条青黑色的犀牛在拼命地激烈争斗,甚是难解难分。不一会儿,这两条犀牛便消失了。岸边观战的老百姓正在疑惑时,只见李冰气喘吁吁地从水中跑上来。他对自己随从的武士说:“这条孽龙本事很高,尤其是力气特别大,我跟它战了很久也不能取胜。现在上岸来,是要求你们助我一臂之力。”

李冰手下的武士说:“我们刚才看到两头犀牛在河边搏斗,知道是您跟孽龙在激战,只是两头犀牛一模一样,我们也分不清哪一头是您变化的,也就不好来助战。”于是李冰就把一条雪白的绶带缠在腰间,对他们说:“在我腰间系有白色的绶带,这样,我再去跟它争斗时,那头腰间是白色的犀牛就是我变的,等我跟他都浮出水面的时候你们在岸上就往那没有白色的犀牛身上射箭,一定要把他除掉。记住这点就行了。”说罢,就又跳到水里去与孽龙激斗。

这样一来,当两头犀牛再出现的时候,李冰手下的武士就一个个手执兵器,纷纷拥上前去,认准了那条孽龙,帮着李冰一同战斗。这些武士拿起手里的武器对着那头身上没有白色的犀牛一阵奋力砍杀,最终把那头犀牛杀翻在地。

孽龙倒在地上之后,很快现出了自己的原形。李冰赶紧吩咐百姓将早已准备好的粗大的铁链,严严实实地把这条孽龙捆缚起来,牢牢地锁在江中的一个深水潭中,他离开之时对孽龙说:“你此前多番作恶,现在就在此好好反思悔过吧。想要逃脱此地,除非等到铁树开花。”

可是后来有几个小孩在李冰锁孽龙的潭里洗澡,其中一个调皮的孩子,把红帽子挂到了锁蔓柱的铁木桩上,远远看去,就真像是铁树开花一样。孽龙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挣脱了铁链,又逃到水里去作怪。

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很快知道了这件事,在众百姓的帮助下,再一次套住了孽龙,并且把它再次押回到伏龙潭锁了起来。为防止它再把铁链扯断,李冰就发动百姓在伏龙潭的旁边修了一座锁龙桥。这样,孽龙彻底被锁住,再也没有逃走。

在此后的几年里,李冰带领蜀中的老百姓,在灌县南面的玉垒山下一带,修建了分水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平水槽等到多处水利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患,而且还充分利用水源,变患为福,灌溉良田万顷,泽被世世代代的蜀中人们。

从此,蜀郡沃野千里,富饶丰足。李冰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川祖”,受到世代蜀人的爱戴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