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华《红白喜事》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张艳华

四幕风俗喜剧。作者魏敏、孟冰、李冬青、林朗。发表于《剧本》1984年5月号。该剧通过对一户平凡的农村大家庭中所发生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的挖掘,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虽然在物质财富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观,但意识形态内的变革却一时没有跟上,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意识和陈旧的传统观念、习俗,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阻碍着社会的前进,从而提出了清除封建残余,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侧面展现了新时期农村发生的这场政治变革与经济变革。该剧思想内涵丰富而复杂,具有相当厚实的生活内容;而这一切则取决于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该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塑造出了众多个性鲜明、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典型,特别是塑造出了郑奶奶这样一个建国以来不可多得的艺术形象。她既是一个老家长、老封建,却又是一个老革命,这多重身分便决定了她性格的多重性,这种复杂的性格特点也表现在其他如二伯伯、三叔、五叔、齐老贵、灵芝等人物身上,说明了封建意识因袭的严重性。这些人物矛盾的行为和复杂的心理扭结、掺和在一起,显示了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时代内容与典型意义。在艺术构思上,该剧善于设置情节,紧凑巧妙、相互照应。在老人之间、年轻人之间、老人与年轻人之间,层层展开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既有强烈的外部冲突,又有微妙的心理纠葛。随着矛盾的逐步激化,人物性格越来越鲜明,故事也越来越吸引人。全剧清新质朴,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和芳香的泥土气息。作为一出“风俗喜剧”,其独特之处是它不像讽刺喜剧那般辛辣和尖刻,也没有流于插科打诨、卖弄噱头的闹剧,而是充满了轻松幽默的轻喜剧氛围,从中渗透着对封建迷信思想的揶揄和嘲笑。这种喜剧风格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人物自身行为矛盾的滑稽效果;另一方面来自于人物夸张的外部动作;还有一方面便是来自于人物妙趣横生的语言。该剧上演后,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它的成功,使人们看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新时期话剧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