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国“史书”的人》中学生共和国科技精英写作素材

费孝通

年轻时以“乡土中国”让人印象深刻。乡土中国的定义对研究中国的底层社会是个突破。这扫除了许多浮光掠影式的社会研究。精细化的调查研究也开始步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这使中国社会的研究从“云中漫步”回到地上。可以说,“乡土”两字把握了中国社会的脉搏。费孝通在后来还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着名论点。在社会研究上,他对江浙地区小乡镇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王亚南

他是一个经济学家,但他给后人印象最深的是其在分析中国官僚政治上的独特视角和系统论述。

王是西方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国富论》的翻译者,也是《资本论》的首位翻译者。由于对西方经济问题的深厚的研究根底,王对中国地主封建经济的研究格外引人注目,在此基础上,王对与之关联的中国官僚制度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

梁思成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梁思成完成了中国人写中国建筑史的重任。

同意气张扬、长于开风气之先的父亲梁启超不同,梁思成身上更多一些恬静儒雅的气质。醉心于建筑艺术的梁思成曾经异想天开地就建设北京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保留老北京城墙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另外建设新的现代化的北京。保存完好的老北京,将它作为一个大的城市公园。梁还很意地描述北京公园的美妙:劳累一天的人民在此休息、纳凉,一片太平美景……

茅以升

主持设计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茅以升的早年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被称为“茅氏定律”。在30年代,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刮目相看。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解决了14个难题,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