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须躬行
杂草丛生的荒园,一如荒芜的人生,也像尚待雕琢的未来。而争论不休的人们,既像对荒芜一生的辩驳者,也向对美好前程的追求者。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于能否在理论之后,脚踏实地的认真践行。
在科技大发展的时代,人们总是给予理论厚望,认为理论论证之后,成功自然将至,渐渐忘记理论终究是理论,还需要实践来检验。一如这个荒园,争论的面红耳赤之后,荒园依旧是荒园。可见,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改变荒园,也才能改变生命的荒芜。
只停留在理论而不实践,终究会被现实打败。赵括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纸上谈兵,气势磅礴,在战场上却一败涂地,成为后人笑柄。一如这荒园,理论的叙述再怎么完备,纸上的规划再怎么完美,荒园却丝毫没有改变。又或者像明代的海瑞,怀抱着改造社会的决心而来,在仕途上想要大展拳脚,到头来被改造的却只有自己。
心中有改造世界的决心,有看穿表象,揭露本质的慧眼,却不能知行合一。这样的人虽说聪慧,却终究不成大事。
懂得实践却不会总结的人,也许能将自己的事业推向高峰,却不能留下理论福泽后代。孙传庭受命后,聚隆起明末的主力军——秦兵。令人称奇的是,这战力超群的部队,组建不到半年,这让后人绞尽脑汁而不得要领,要是能留下史料详述,对后来抗日战争中的军队将领组织训练军队,想必大有好处。
摸清了现实的脉络并加以运用,却不总结升华为理论,对他本人而言或许并无大碍,但对于后人恐怕想要效仿学习却不可得。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知行合一才能改变现实,照亮后人的路。。毛泽东就是靠着自己的武装斗争经历总结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战略,并不断写出著作,如《论持久战》,为艰难的中国革命提出了方向。古代的王阳明更是在完成了心学之后,多次领兵护佑天下太平,留下心学,引领人们向善向上。他们的功绩引领历史的潮流,他们的智慧照亮后人迷茫的未来。
再回到这座荒园上,如果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规划与工程相吻合。也许会因为争吵说服而耽误一些时间,但最终这座荒园会变为一座美丽的花园,不会永远荒芜下去。一如我们在人生中,如果能及时勉励,脚踏实地,终不会辜负一生。最糟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