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式”成为褒义词,让“中国”响彻整个世界
过去,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国人被以戏谑的口吻贴上了“中国式”的标签,“中国式”一个带有国家名称的词汇,本应盛满了国家的自豪与荣耀,但是各式各样的中国式,几乎成了不文明行为的代名词,这个词汇似乎成为一个突破口,过去很长时间积累的众多社会不良习惯、现象被爆发式的曝光。
这其中有自嘲,有调侃,有发泄,有恶言中伤,但其中的大部分的的确确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中国式司机”随意变道,加塞闯红灯,咋快就咋开;“中国式接孩子”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或迎出校园,实现和老师的无缝对接;“中国式治赌”核心是罚款,收费,限制,禁止,以前路堵,现在心堵;“中国式送礼”送礼未必办成事,不送礼肯定办不成事······
难道我们只是旁观者吗?“自己开车时责怪走路的,自己走路时责怪开车的”仔细反思,我们都是“中国式”中的一员,而解决中国式的问题,乃至解决国民素质低下的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其中,中国在我们身上落下深深的烙印,我们亦决定了中国的形象与未来。其次,好的制度才是高素质的前提保证,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不完善,监管部门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也造就了“中国式”的出现与长久不良。我们更应反思“中国式”正视我们的短板,车尔尼雪夫斯基亦有言:“没有痉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进一步。”走出固步自封的困局,面向更长远的发展。
此刻,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首小诗《人与时》来,“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 /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 /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 我不和你说什么。”“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只留恋于过去,或空幻想着未来的人都注定要被时间的洪流冲刷去。唯有立足当下的奋斗者们才能乘风破浪,掌舵未来。
而如今,与“中国式”相对立的是“中国”开头的热词,又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中国的崛起和国民新风范。以六广河大桥、鸭池河大桥、沪通长江大桥、清水河大桥、普立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是一座座新颖奇特的现代桥梁,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新标志,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效率的新版图。中国网也是在向地下延伸,涌动着建设新理念的还有地下管网建设。珠海横琴地下综合管廊、西安地下综合管廊、六盘水地下综合管廊将原来分开铺设的电力、通讯、给水、燃气等“城市生命线”集中设置,彻底消除城市的“拉链路”和“蜘蛛网”,这些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到2020年,中国将开工建设8000公里以上。“中国女排”顽强拼搏,重回巅峰,赛场上的咆哮吼出了中国人的雄心壮志。“中国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天下·······“中国”的热词背后,是无数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牢固根基,宏大结构,五千年的民族智慧和灵魂交织,萦绕华夏上空的古老梦境变为现实,世界人民为之惊叹。
要不断反思“中国式”所带来的问题,有信心也有针对性地解决,把质疑变为前进的动力;汲取“中国”的精神动力与经验,去糟粕而取精华,为“中国式发展”竭尽全力,不断增添“中国力量”,做最美的“中国工匠”。
让“中国式”成为褒义词,让“中国”响彻整个世界,让你我成为最美的“中国工匠”,培育最凝聚的“中国力量”。我们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