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的解释|馒的意思|“馒”字的基本解释

馒的解释|馒的意思|“馒”字的基本解释

“馒”字最早见于唐代的典籍,本义就是馒头,不过古代的“馒头”与今天的“馒头”含义不同。古代的“馒头”指包子,是有馅的,所以唐代诗人蒋贻恭在《咏安仁宰捣蒜》一诗中有“死牛肠肚作馒头”的句子,意思就是用死牛的肠肚作馒头的馅。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提到“糖肉馒头”、“羊肉馒头”、“笋肉馒头”、“波菜果子馒头”、“辣馅糖馒头”等不同种类的馒头,都是指有馅的包子。直到元代,“馒头”一词指的仍然是包子。如《西厢记》第二本《叨叨令》中说:“万余斤黑面从教暗,我将这五千人做一顿馒头馅。”将5000人做一顿馒头馅的意思是要杀尽这5000人,这当然是军人们不把敌人放在眼里的豪言壮语,但它告诉我们,元代的馒头仍然指包子。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北方地区所说的“馒头”,变成一般指无馅的馒头了。清人编的《正音撮要》一书中,“馒头”一词下有“无馅之包”的说明,“正音”指北京话,可知当时北方话中的“馒头”已跟“包子”分了家。

作为包子意义的馒头大约是三国时期出现的面食。北宋学者高承在《事物纪原》一书中说:诸葛亮在深入南方征讨孟获的时候,有人向诸葛亮建议说:“南蛮之地邪术很多,必须向当地的神灵祈祷,请求帮助。按照当地的风俗,须用人头祭神,神才能保佑你。”诸葛亮没有听从杀人祭神的建议,他下令用面将猪羊的肉包裹起来,做成人头的样子,以此祭神。

说到馒头的起源有三条信息基本上是可靠的。

其一,馒头出现于三国时代,因为我们在晋代文献中可以看到不少有关馒头的记述,说明馒头在晋代已经比较流行,说它诞生于三国时期,应该是正确的。

其二,早期的馒头主要用作祭品。晋代卢谌在《祭法》中说:“春祠用曼(馒)头、饧饼……”晋代荀氏《四时列馔传》中也说:“春祠有曼头、饼。”“祠”当祭祀讲。直到今天,北方农村祭奠先人时馒头仍是最常见的供品。

其三,馒头最初就是包子,面中有馅。唐代学者徐坚等人编辑《初学记》里提到没有食字旁的曼头的“曼”字。“曼”有包裹的意思,所以“馒头”的字面意思是包裹了馅的像头一样的食品。

“馒头”的“头”今天已经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尾,但在古代,“馒头”的“头”是人头的意思,有实在意义。正因为如此,“馒头”有些地方也叫“馒首”。如《续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中说:“大家吃了馒首,又添了菜,吃了一个酒空菜净。”

今天,在绝大多数北方方言中,馒头和包子一般分得很清楚,馒头无馅,包子有馅。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而且馒头和包子是人们常吃的两种食品,有加以区分的需要,所以人们渐渐把有馅的称为包子,把无馅的叫馒头。

至于无馅的发面馒头,文献中最早见于晋代。不过当时叫“蒸饼”,不叫“馒头”。

馒头还有一个俗称,叫做“馍”或者“馍馍”。在中国琳琅满目的谚语民谣中,含有“馒头”或者“馍”的为数不少。例如,以前,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的回民大多以经营面食和麻糖为主,所以,当地就流传着“回民三大行,蒸馍凉面芝麻糖”的谚语。山西省临猗县特产一种绿皮白线的黄瓜,当地人叫玉瓜。临猗人爱吃羊肉泡馍和酱黄瓜,这里因此也就流传着“过门媳妇走娘家,羊肉泡馍酱玉瓜”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