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解释|明的意思|“明”字的基本解释

明的解释|明的意思|“明”字的基本解释

“明”字在甲骨文中有多种写法,有的是右月左日,有的是右日左月,金文用弧线画成日月的形状,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

白天的光明来自太阳,也就是这个“日”字,夜晚的光明来自月亮,也就是这个“月”字,对于没有蜡烛和电灯的古人来说,日月是他们最主要的照明工具,日月并存,当然就是概括了全部的光明,难怪古书中说“悬象著名,莫大乎日月”。意思是说,世间万物,没有比太阳月亮更重要的了。从古至今,“明”字从字形到字的意义基本没有变,但引申派生出了很多相关含义的字。如指人可以说成聪明、贤明,指政绩、法治可以说成清明、廉明;“明”还可以指人的视力。视力好,眼睛明亮的就可以区分善恶,明辨是非,因此“明”又有区分、辨别的意思。

“明”字在甲骨文中还是一个记时的字,大概指清晨拂晓时分,这个意义在战国时代还在使用。《楚辞·天问》中有这样一句话“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意思是说,从早走到晚,这一天能走多少里路?

可见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如果仅从照明的这个角度看,月光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日光。想想也是,在白天,即便乌云遮日,天也是亮的,而没有月亮的夜晚,那可就是真正的漆黑一片了。在长期的使用中,日月组合的“明”字逐渐代替了囧月组合的“明”字,而成了常用字。因为“日月明”不但写起来简单方便,而且字形的结构清楚易记,符合汉字约繁就简的发展规律。

由“明”字组成的成语很多,“明月西沉”中的“明月”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英雄。《北史》中记载了这位英雄的故事。斛律光字明月,是一个威武雄壮世间少有的英雄豪杰,平时寡言少语,善于骑马射箭,为南北朝时北齐的一员大将。当时北齐和北周正在打仗,北周的大将韦孝宽很怕斛律光,为了除去这一心头大患,想出了一条奸计。他们先编了一个谣言,然后派间谍到北齐的都城“邺”散布,说斛律光要叛乱谋反。北齐的皇帝生性胆小、多疑,信以为真,害怕斛律光会叛变,于是召集大臣商量对策。他们让皇帝先赐给斛律光一匹骏马,命斛律光骑着马到东山来游玩,在他向皇帝谢恩时,抓住他。皇帝听取了这一计策。斛律光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不负国家。”据说,斛律光将要上马去东山之时,还感觉到了一阵头晕目眩。从此北齐再没有大将。这一故事被人世代传扬。到了元代,卢挚在《邺下怀古》中就留下了这样的名句“无愁梦断,明月西沉”,用“明月西沉”比喻斛律光被害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