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解释|鞋的意思|“鞋”字的基本解释

鞋的解释|鞋的意思|“鞋”字的基本解释

“鞋”字原来作“鞵”,“鞵”字是个形声字,左边的“革”是形旁,右边的“奚”是声旁。后来“革”和“圭”字会意的“鞋”字通用流行开来,而“革”和“奚”会意的“鞵”字已停止使用,保存在辞书里。

上古时期的鞋叫“屦”(jǔ)。《诗经》上说:“纠纠葛屦,可以履霜?”“纠纠”是破破烂烂的样子,“可以”就是“何以”。全句的意思是:这破破烂烂的鞋子,怎么能在冰霜上行走?葛屦是夏天穿的,用麻绳编成,编的时候还要不断地用力扎,目的是让编出来的葛屦坚实耐用。冬天要穿用皮革制成的皮屦。不论葛屦还是皮屦,都是单层鞋底。双层底的鞋叫“舄”(xì)。它的特点是在鞋底的下面再加上木底,穿这种鞋可以走在泥地上而不怕湿。舄又分为赤舄、白舄、黑舄三种,最上等的是赤舄,一般是帝王和诸侯穿的。

汉代以后,鞋子的称呼改变了,叫做“履”(lǚ)。成语“郑人买履”中的“履”就是鞋子。故事说: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子,他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寸,可是到了市场上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没办法,只好回家去取尺寸,等他返回来的时候,市场已经关门了。这个成语用来讽刺那些不顾事实、死搬教条的人。这个“履”字汉代以前就有,但它的意思是穿鞋或是践踏,是个动词。在我们上面所举的“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中,“履”就是动词的用法。战国以后,渐渐用作名词,直到汉代才取代了“屦”的地位。

古人穿鞋是很讲究的,从质料上说,有丝履、锦缎履、皮履、麻履等不同,上面还要绣花或镶嵌珍珠。鞋头的形状也各有不同,有凤凰形状、云朵形状等等,鞋头高高翘起,露在长衫或裙子外面,既可以避免前面的衣襟挡住脚的行走,又可以作为装饰品,看起来很漂亮。因此,我们从古人所穿的鞋上,就可以推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在南北朝时期,盛行穿木屐。这是一种木底鞋,底下有齿。东晋的谢安派侄子谢玄去抗击入侵的苻坚,谢玄打了大胜仗,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派人给谢安送来捷报,当时谢安正在跟客人下棋,看完捷报,随手就放在了椅子上,脸上没有任何高兴的表情,照样下棋。客人问是什么事,谢安淡淡地说了一句:“小孩子们打了胜仗。”等到棋下完了,“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意思是:回到里屋的时候,过门槛,因为心里太高兴,木屐的齿被门槛碰断了都没发觉。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中这样说:“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是南北朝时的诗人谢灵运所穿的一种木鞋。根据《南史·谢灵运传》的记载:谢灵运喜欢游山,每次游山一定要到幽深高峻的地方去。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鞋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这样,上山下山就都像走平地一样。但是那时人们访问朋友、出席宴会只能穿履,不许穿屐,否则会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重,没有教养。

鞋子的另一种样式就是靴子,这是一种鞋帮高到脚踝骨以上的长筒鞋。《隋书·礼仪志》说:“靴,胡履也,取便于事。”意思是:靴子是少数民族的鞋,穿靴子是为了做事方便。从南北朝时期开始,靴子在汉族中得到了普及,一直到清代,成为历代官员的正式着装。

清代女子所穿的鞋子,满族和汉族差异很大。汉族的女子因为裹脚,大多穿木底的弓鞋,所谓弓鞋,就是脚背高高突起,像一张弓的形状。而满族女子不裹脚,所穿的木底鞋底高一二寸或四五寸,形状像花盆的叫“花盆底”,形状像马蹄的叫“马蹄底”。为什么鞋底要那么高?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了掩盖那一双没有缠足的大脚,也有的说是为了使身体看起来显得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