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的解释|璧的意思|“璧”字的基本解释
璧是一个形声字,上边的辟字表示读音,下边的玉字表示它的意义。《说文解字》说:“璧,瑞玉,圆也。”瑞玉,就是古代玉制的信物,相当于后来的印信。《周礼》中说的圭和璧都是瑞玉,功能相当于后代皇帝的玉玺和大小官员的官印。璧这种玉器呈扁平的圆形,正中有孔。璧的边宽是内孔直径的两倍,所以古人有“边大倍于孔者名璧”的说法。
璧在古代是贵族祭祀、朝聘、丧葬时的礼器,也用作装饰品。它的选材是非常精细的,不是上等美玉是不能作璧的。久而久之,璧也可以泛指美玉。传说中的夜光之璧、和氏之璧都是名贵美玉。关于和氏璧还有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和氏,指的是春秋时楚国一个叫卞和的人。卞和在楚国的荆山得到一块里面含有玉的石头,叫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不认识那是玉,以为卞和欺骗他,叫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玉,又被认为是欺君,被砍掉了右脚。等到文王即位,卞和还想献玉,却因无法走路去不成了,伤心得抱着那块璞玉大哭。楚文王知道了,派人问卞和为什么哭。卞和说:“我不是伤心被砍掉了双脚,而是伤心宝玉被当作石头,忠诚正直的人被当作骗子。”楚文王让玉工剖开了那块璞玉,里面果真有一块美玉。楚文王非常高兴,就封卞和作零阳侯,卞和没答应,仍然作他的老百姓。
黄金有价玉无价。璧这种珍贵的玉,更是人人都想得到。古语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说法,意思是说,普通的老百姓本来是与世无争的,一旦拥有珍贵的宝物,或者是卓越的才能,就可能引人妒忌,给自己招来灾祸。
《史记》中,记载了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候,赵国得到了名满天下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就派人送信给赵惠文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王和大臣们都不知道该怎样答复秦国。如果把璧给秦国,担心得不到秦国的城池,白白受人欺骗;不给吧,又怕强大的秦国借机来攻打。这时候,有人向赵王推荐了一个叫蔺相如的书生出使秦国。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根本没有给赵国城池的意思,就以给秦王指明璧上的瑕疵为由,把和氏璧要到手,然后做出要摔碎和氏璧的样子,胁迫秦王答应,先斋戒五日再交接和氏璧。秦王无奈,接受了蔺相如的条件。蔺相如估计,秦王即使斋戒了,也绝不会给赵国城池,就派他的随从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带着和氏璧从小路回到了赵国。五天后,秦王用很隆重的礼节会见了蔺相如,蔺相如以实相告说:秦国自穆公以来,二十多个君王都没有守信用的,我害怕受秦王欺骗而有负于赵,就派人把璧送回去了。如果秦国愿意先给赵国十五个城池,赵国绝不敢不给秦国和氏璧。秦王虽然恼火,但考虑到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还断绝了两国的关系,最后只好用礼节送相如回国。完璧归赵后来用来比喻把原物完整地归还主人。现在送还别人的物品时还有人用璧还、璧谢作为敬辞。
璧在古人心目中是很美好的东西,因此,璧也用来作为人的美称。《诗经·淇奥》中说:“有匪君子……如圭如璧。”意思是,那个男子就像圭璧那样洁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