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的解释|桃的意思|“桃”字的基本解释
桃即指桃树,一种常见的果木名称,也指桃果,俗称桃子。桃是个形声字,左边从木说明它属于木本植物,右边的兆则表示读音。
桃树的花,一般呈粉红色,桃花盛开时极其娇艳灿烂,故为人们所喜爱。人们喜欢用桃花来代称粉红色或红色。如桃花石是指一种粉红色的石头,桃花菊是指一种粉红色的菊花,桃花盐则是指出产于甘肃一带的一种红色井盐,又称红盐。而古代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也称桃花粉;用胭脂淡抹两颊,则称为桃花妆。
《诗经·周南·桃夭》篇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句子,是用桃花盛开作比喻,来赞美男女新人年少俊美。唐代诗人崔护有一首《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是用了娇艳的桃花来比照美丽的少女。后人则根据此诗演绎出一个青年诗人崔护与城南少女的恋爱故事。
在很多情形下,桃花又往往和女色艳情联系在一起,如桃色新闻、桃花运等。此外,许多地名也往往冠以桃花之名,如桃花岛、桃花坞、桃花谷、桃花井、桃花泉、桃花潭、桃花涧、桃花江、桃花源等。其中,桃花源又称桃源,是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中所虚构的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又称世外桃源。现在的湖南省境内有桃源县,据说就是当年《桃花源记》中所描写过的地方。桃花汛则是指一种江河汛情。在农历每年的二三月桃花盛开时节,冰雪融化,加之降雨,黄河等处往往水位猛涨,造成洪水泛滥,称为桃花汛,简称桃汛或春汛,又称桃花水。
桃树不但开花,还能结果。成熟的桃果味道鲜美,被称为水果中的仙品,故又有仙桃之称。古代神话中说,西王母曾经用玉盘盛着仙桃送给汉武帝,说这种桃子要三千年才能结一次果子,吃了能让人长寿不老。因此在古代民间,桃果又常用作祝寿的礼品。
有个成语,叫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树李树都不能说话,但因为花美果甜而吸引人,故树下人来人往,自然就形成了一条小路。又因桃李花繁叶茂,硕果累累,故又用来比喻一个人所栽培或推荐的人才之多。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名相狄仁杰善于推荐人才,经他举荐的人达数十人之多,后来都成为名臣,所以有人对他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意思是说,天下人才,都出在您的门下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桃李满天下”,则主要是形容老师培养学生之多。
在古代迷信习俗中,桃树还能驱鬼。相传在东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因此民间在农历元旦,用桃木板画二神像悬挂在大门两侧,用来驱鬼辟邪,这就是所谓的桃符。宋代诗人王安石在他的《元日》这首诗中就有这样的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概在五代时的后蜀开始,出现了在桃符板上书写联语的习惯,其后改用红纸书写,演变成后来的春联,过年贴春联的习俗,就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