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解释|外的意思|“外”字的基本解释
“外”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它的金文左半部的“夕”字像夜晚刚刚露出来的月牙,右半部的“卜”是占卜的意思。《说文解字》里说,夕就是傍晚,它由月字现出一半来表意。卜是指用火烧龟甲而裂成纹路纵横的样子。在远古时代,人们是用占卜这种方法来预测未来,所以卜也就是指占卜。由此可知“外”是指在傍晚时占卜。一般情况下占卜要在天亮的时候;在傍晚占卜,可见对所占卜的事情不是很重视,所以“外”的本意是指疏远。《说文解字》里解释道:“外,远也。”《周易·否》中写道:“内小人而外君子。”意思是亲近小人就会疏远君子。
“外”由疏远含意引申也指关系疏远的人或事。这是相对而言的。例如:外省是相对于本省而言的,外人是相对于关系亲密的自己人而言的,外号是相对于正式名称而言的。古代的卿大夫,在别国的君主面前自称为“外臣”。所以,“外”字后来又特指外国,如我们把外国侨民称为外侨,把同外国的贸易称作对外贸易,把外来的欺凌和侵犯叫外侮,把外来的祸患叫外患等等。《红楼梦》第三回中说道:“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别外道了才是。”这里所说的“外道”,就是由外字的相对意义引申出来的见外、客气的意思。
“外”字最常见的意义是指外面,与“内”相对,如“室外”、“门外”、“外表”等等。《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有一个名士叫钟会。他写《四本论》刚刚完成的时候,非常希望让大学问家嵇康给看一遍。于是就把稿子揣到怀里,向嵇康的住处走去。但他还没走到嵇康的门口就停下了脚步,感到此事很为难,稿子不敢从怀里拿出来。后来终于鼓起勇气,把稿子掏出来,远远地站在门外,使劲儿地把稿子扔进门里,然后转过身便急匆匆地跑开了。这个故事里的钟会因为没有勇气走进屋里,只好站在门外把问题解决了。
由“外”组成的成语中,“外”字大多都是指外面的意思。如成语“外宽内深”是说表面看宽厚随和,内里的心机却隐藏很深。《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里说:“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意思是说,公孙弘为人猜疑嫉恨,外表宽宏大量,内心却城府很深。成语“外刚内柔”、“外亲内疏”等等,其中的“外”都是指外表、表面。
古代的夫妻之间常以“外”、“内”相称。妻子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丈夫为“外人”。“外戚”通常特指帝王的母亲家或妻子家的亲属。《史记·魏其武安侯内传》中说:“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这里说的是,魏其侯窦婴是孝文皇后堂兄的儿子,武安侯是孝景皇后的同母兄弟。他们都因为外戚的关系而身居要职。
“外”还指传统戏曲的角色、行当。元代戏曲中有扮演外末、外旦、外净等角色,大致相当于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明清以来“外”逐渐成为专演老年男子的角色,表演上基本与生、末相同,一般戴白满须,如昆剧《浣纱记》的伍员、《鸣凤记》的夏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