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胸有成竹》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胸有成竹》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词源: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词由:文与可是宋代著名的画家,特别是竹子画得尤为好,就象真的竹子到了他笔下一样。他为什么能把竹子画到这样程度呢?就是他对竹子的一姿一态十分熟悉。他为了画好竹子,就在自己住房周围栽了许多竹子,经常地仔细地观察,在一年的四季中有什么变化,晴天雨后是什么姿态,茂盛时和萧条时又有什么不同。当他一提笔画竹子时,心中就有一个具体的竹的形象呈现出来,所以他就能画出真的竹子来。

词义:画竹子时心里就有了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一件事前已作了全面的考虑。

书物: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此刻十有九成的时候,忽然被这难题目难住,看着就要撒决了。但是看承晖的神情,又好象胸有成竹一般。”巴金《谈〈灭亡〉》:“《灭亡》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而且我的写作方法也大有问题。这不象是一个作家在进行创作,倒象一位电影导演在拍摄影片。其实电影导演拍故事片,也是胸有成竹。”老舍《鼓书艺人》:“一见老婆胸有成竹地冲着他们走过来,他的脸绷得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