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称心如意》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称心如意》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称心如意:chēng xīn rú yì

词源:《晋书·蔡谟传》:“才不副意,略不称心, 财单力竭, 智勇俱屈,此韩卢、东郭所以双毙也。”

词由: 晋代的蔡谟, 在晋康帝时任侍中、司徒。这时的晋朝, 外患已日渐严重, 对这样的政局, 他打了个比方说: 才能不如意, 谋略又不称心, 因而现得财薄力尽, 智谋和勇武都施展不开。外患未除, 国力耗尽。这就恰如韩卢、东郭逡双双困毙的原因。这里有一个寓言故事:战国时,韩国有一条名犬名为韩卢,传说它能日行五百里;齐国有一只名兔名为东郭逡,传说也能日行五百里。有一次,韩卢追赶东郭逡,围绕着山追了三趟,跳山头跳过来跳过去跳了五次,结果狗和兔双双都疲累而死去了。

词义:完全合乎心意。

书证:宋·朱敦儒《樵歌·感皇恩》“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话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称心如意呢。”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总要把姑娘成全到安富尊荣,称心如意,总算这件事,作得不落虎头蛇尾。”刘澍德《拔旗》:“不料想,东云回来之后,他不但不称心如意,而且时时感到别扭。”刘心武《班主任》:“丁香花的芳馨一阵阵更加浓郁,浓郁的香气令人联想起最称心如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