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如火燎原》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如火燎原:rú huǒ liǎo yuán
词源:《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 不可向迩, 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 非予有咎!”
词由: 商汤的都城原在毫。后来,他的子孙由于种种原因, 多次迁都。盘庚(汤的第九代孙)上台后, 又由奄迁往殷。这次迁都遭到不少王公大臣的强烈反对。盘庚为此十分生气, 他让众人都来到庭院, 对他们说:“来,你们众位! 我告诉你们,我训导你们: 把你们的反对迁都的思想抛弃了, 不要傲慢地只顾追求自己的安逸。……看那些心怀不良的小民, 说话走了嘴, 还能互相听取别人的警告和规劝, 何况我掌握着你们的命运! 你们为什么不把下面的情况和你们的想法直接告诉我,却互相勾结, 用没有根据的胡言乱语来吓唬和煽惑民众?”一番话说得这些王公大臣瞠目结舌, 无言以对。盘庚带着鄙夷的神情, 扫了他们一眼, 冷笑一声说:“草原上的大火, 逼得人不能靠近, 可人还能把它扑灭; 坏现象再多, 人也可以全部铲除。如果你们制造混乱, 破坏安定的局面, 那就要受到制裁, 我是没有什么责任的!”
词义: 如火在原野燃烧。燎: 烧;原: 原野。比喻声势很大, 难以抑制。
书证:《左传·隐公六年》:“《商书》曰:‘恶之易也, 如火之燎于原, 不可乡(向)迩, 其犹可扑灭?’”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到期不能‘剿灭’,反而如火燎原,他们有些做封疆大吏的, 轻则降级、削职, 重则下狱、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