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开诚布公》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词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曰:诸葛亮之为相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词由:陈寿在《诸葛亮传》写完后,提出对诸葛亮为蜀相的看法。诸葛亮为蜀相,是不容易的。因为在魏、蜀、吴三国之中,蜀的国力最弱。特别在刘备死后,为蜀相就更不易。因为刘备的儿子阿斗,是历史上有名的庸碌君王。但是,诸葛亮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国人不怨,这样,使蜀国独得一利,即人和。蜀国凭着这一条件,和魏国占天时、吴国的占地利抗衡,鼎足而立。“人和”这一条件的获得,全靠诸葛亮的治政有方,诸葛亮治政的基本点,就是开诚心,布公道、所以陈寿说: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词义:待人处事,拿出真诚,现出公道。开:打开,拿出;诚:诚实,真诚;布:公布,现出;公:公平,公道。指对人赤诚相见,坦白无私。
书证: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竽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宋·阳枋《上宣论余樵隐书》:“恭闻明公将旨论蜀,开诚布公,人心感悦,欢声如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开诚布公,联络一气。”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续编》:“《宣言》的草稿由我自己朗读了一遍。说句开诚布公的话,那篇文章我自己很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