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重蹈覆辙》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重蹈覆辙》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重蹈覆辙:chóng dǎo fù zhé

词源:《后汉书·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词由:东汉桓帝时,宦官专权,他们把持朝政,横行不法,弄得上下怨声载道。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等起来反对,猛烈抨击宦官集团。宦官就以结党诽谤朝廷的罪名,把李膺、杜密逮捕入狱,受株连的有好儿百人,成为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党锢之祸”。窦武对这种是非颠倒、邪正不分的现象,实在气愤得很。于是他就给汉桓帝上了一份奏章,痛斥宦官祸国殃民,极力为李膺等人伸冤。奏章中说:如果不吸取过去宦官弄权的教训,就会走秦二世覆灭的老路。他虽然是汉桓帝的岳父,被封为守卫京城的职务,但把官爵印绶一齐缴还,表示不与小人共事。

词义:车子走翻过的路,必然又要翻车。重:又,再一次;蹈:踏上;覆:翻 倒;辙:车轮压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以前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书证: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忍杀害刘邦,终至逼死乌江。大帅起义至今,杀人无数,何用在一人身上动妇人之心,重蹈项羽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