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邯郸学步》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邯郸学步:hán dān xué bù
词源: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 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词由:相传战国时代, 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外地的人都竞相仿效。燕国寿陵地方有个年轻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不顾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来到邯郸学习。这个年轻人整天呆在路旁,观察人家走路的姿势,几天以后,他开始模仿着试走,但总是学得不象。为了把赵国人的步法学到手,你就干脆丢掉自己原来的步法,从头学起。结果,尽管他化了很大力气,却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法,竟连自己怎样走路也忘光了,只好匍匐在地,一直爬回家去。
词义:向邯郸人学习走路。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没有学到别人的本领,倒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了。亦作“学步邯郸”。
书证:《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宋·姜夔《白石道人诗集·送项平甫倅池阳》:“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