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见素抱朴》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见素抱朴》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见素抱朴:xiàn sù bào pǔ

词源:《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词由: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很不满的,对力大为王的强权政治,对讲仁讲义的社会舆论,对盗贼泛滥的社会风气,老子是看不惯的。人们生活着,不能按自己的心愿行事,而是受各方面的牵制、驱使。他认为这不是什么法令制度不完善, 而是没有能使人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扬。所以他提出要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 绝巧弃利, 使人能现其本来的真性, 守其纯正、质朴的品性而生活, 丢开私心杂念, 抛弃世俗的一切追求。

词义: 现出人的本性, 保持人的纯正、质朴。见: 同“现”, 现出, 显露; 素: 人的本性; 抱: 保持, 守住; 朴: 纯朴, 质朴。

书证: 唐·白居易《省试性习相远近赋》:“德在修身, 将见素抱朴;圣由志学, 必切问而近思。”宋·程大昌《考古编·庄子一》:“周之所自处者, 清净无欲, 而其所排弃者, 又皆推见礼法败坏之自, 而归诸见素抱朴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