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飞黄腾达》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飞黄腾达:fēi huáng téng dá
词源: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 不能顾蟾蜍。”
词由: 韩愈为勉励他的儿子韩符用功读书, 作诗说: 有两家人家, 各生一子。这两个孩子在幼儿时代,容貌很相象, 一样活泼可爱; 稍大后, 也常在一起玩耍, 如同一块儿游着的小鱼似的, 简直没有什么区别。可是, 到了十二、三岁, 却渐渐有些不同了; 到了二十来岁, 这种不同就尤其明显了。到三十岁左右, 就更见分晓了: 一个象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龙, 一个却象愚蠢无能、只图饱暖的猪; 一个象飞黄一样奔腾前进, 另一个远远落在后头, 成了不肖一顾的癞虾蟆似的东西。
词义: 本义是神马飞腾直上。飞黄: 传说中的神马名; 腾达: 亦作“腾踏”, 上升, 引申为发迹, 官宦得意。比喻官职、地位升迁得很快。
书证: 元·无名民《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 赖长者恩荣德化。”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有如此才华, 不等着中举人, 中进士, 飞黄腾达上去, 却捐个官到外头去混, 真正可惜。”沙汀《防空》:“他进过种种培植新政人才的讲习班和训练班, 虽然结果没有一项使他飞黄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