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风马牛不相及》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风马牛不相及》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风马牛不相及: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词源:《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词由:春秋时期,诸侯并起,弱肉强食,战争不断。公元前六五六年春,齐桓公率领中原部分诸侯的联合部队侵略蔡国,把蔡国打败了。接着,又前去攻打楚国。当时,齐国在黄河以北,楚国在长江以南,两国相距很远,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楚成王派人对齐桓公说:你们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两地的距离很远,即使马和牛走失,也不会走到对方的境内,两国从来没有发生过边境纠纷,想不到你带兵来攻打我,这到底是为什么?

词义: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风:放逸,走失;及:到。一说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与牛不同类,不致相诱。后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书证: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鲁迅《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因为意在爱人,便和前辈老先生尤如风马牛之不相及,倘因他们一摇头而慌辍笔,使他们高兴,那倒象撩拨老先生,反而失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