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发雷霆》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大发雷霆》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大发雷霆:dà fā léi ting

词源:《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词由:公元232年,三国中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派人联络吴国,说要与吴王孙权结盟,同时带来大批名贵礼物。孙权见了,十分高兴,立即封公孙渊为燕王,并回赠公孙渊许多金银财宝和一万人马。当时东吴不少大臣认为公孙渊的结盟不可信,反对孙权对他的回赠,可孙权听不进劝告。公元233年,公孙渊背盟弃约,杀了吴国的使者,改编了吴国派去的一万人马。孙权得知后十分恼怒,发誓要马上去消灭公孙渊。大将陆逊劝阻说:“公孙渊的背信弃义实在欺人太甚。但现在天下三分,群雄争斗,风云变幻,如果你不能忍耐令人气愤的小事,而想蛮干,会因小失大的。只要完成了统一大业,何愁公孙渊的仇不能报呢?”孙权听了怒气全消了。

词义: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霆:响雷。雷霆;比喻震怒。

书证: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胡统领此时大发雷庭,真按捺不住了,顺手取过一张椅子,从船窗洞里丢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