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齿牙余论》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齿牙余论》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齿牙余论:chǐ yá yú lùn

词源: 《南史·谢朓传》:“朓好奖人才。会稽孔粗有才笔, 未为时知, 孔珪尝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 ……谓孔珪曰:‘士子声名未立, 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词由: 南北朝时期, 南齐有个叫谢朓的人, 善于写五言诗, 文笔清丽, 在当时文坛上是位知名人物。高宗时任宣城太守, 建武时任尚书吏部郎, 在社会又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他有一个特点, 就是喜欢称赞有才学的人。当时会稽有个叫孔的, 略有点文才, 能写点东西, 但不为社会上一些人所了解。孔珪就经常把汇报、请示的材料叫他写,送给谢朓看。谢朓看了对孔珪说:“这个人还没有给人们所熟悉,我们都来为他捧捧场, 不要吝惜我们的嘴, 多说几句话吧。”

词义: 多说几句话。齿牙: 嘴巴,余论: 多说的话。指口头随意赞褒的话, 多用于前辈赞扬、鼓励后辈。

书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今幸至江东, 欲烦先生不惜齿牙余论, 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 则主公既得良辅, 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 岂不美哉?”